阴阳何者强作孽,天地岂其真不仁
出处:《民病春疫作诗悯之》
宋 · 范成大
乖气肆行伤好春,十家九空寒螀呻。
阴阳何者强作孽,天地岂其真不仁。
去腊奇寒衾似铁,连年薄热甑生尘。
疲氓惫矣可更病,我作此诗当感神。
阴阳何者强作孽,天地岂其真不仁。
去腊奇寒衾似铁,连年薄热甑生尘。
疲氓惫矣可更病,我作此诗当感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乖气:不顺从的、乖张的气氛。肆行:任意妄为。
好春:美好的春天。
寒螀:寒蝉。
阴阳: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两个对立面,这里指自然界的冷暖变化。
强作孽:过分作恶。
天地:自然界的象征。
真不仁:真正不仁慈。
去腊:去年的腊月,即冬季。
衾似铁:被子像铁一样冰冷。
甑生尘:蒸锅上积满灰尘,形容食物匮乏。
疲氓:疲惫的百姓。
更病:再遭疾病。
感神:感动神明,寻求帮助。
翻译
乖戾之气横行,伤害了美好的春天,十户人家有九户空无一人,只有寒蝉哀鸣。阴阳哪一方过分作恶,天地难道真的不仁慈吗?
去年冬天异常寒冷,被子硬如铁,连续几年的酷暑,连蒸锅都积满了灰尘。
疲惫的百姓已经困苦不堪,还要遭受疾病的折磨,我写下这首诗,希望能感动神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百姓遭受疾疫侵袭的悲惨景象。"乖气肆行伤好春",诗人以"乖气"象征疫病的肆虐,破坏了原本生机盎然的春天。"十家九空寒螀呻",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出疫情严重,村庄几乎家家户户都受到空虚和哀嚎的影响。
诗人质疑自然界的阴阳是否过度作恶,"阴阳何者强作孽",暗示疫病并非天意,而是人间的不幸。"天地岂其真不仁",进一步表达了对天地似乎无动于衷的质疑,暗含对公正与救助的期待。"去腊奇寒衾似铁,连年薄热甑生尘",描述了去年寒冬和今年持续的酷暑,生活条件恶劣,加剧了民众的苦难。
最后,诗人担忧疲惫的百姓经受不住疾病的折磨,"疲氓惫矣可更病",并自认为写下这首诗是对神明的哀求,希望能感动上苍,"我作此诗当感神"。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公正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