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凄凝魄,幽深在处通
出处:《中秋夕独坐望月》
宋 · 蔡襄
万里凄凝魄,幽深在处通。
清流河汉尽,寒入水云空。
踰久方全白,弥高适正中。
开书还自卷,把酒复谁同。
泫叶漙宵露,吹衣变暑风。
更看庭树影,渐过粉墙东。
清流河汉尽,寒入水云空。
踰久方全白,弥高适正中。
开书还自卷,把酒复谁同。
泫叶漙宵露,吹衣变暑风。
更看庭树影,渐过粉墙东。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的《中秋夕独坐望月》,描绘了诗人中秋之夜独自一人静坐赏月的情景。首句“万里凄凝魄”以宏大之景渲染出秋夜的寂寥与月色的凄冷,仿佛连天地间的魂魄都被这孤寂所笼罩。接下来的“幽深在处通”进一步强调了月光的深远和无处不在。
“清流河汉尽,寒入水云空”通过描绘银河倒映在清澈的流水和空中的云层,展现出月色如水的清凉,以及寒意渗透到天地之间的空旷。诗人运用“踰久方全白,弥高适正中”描述月光随着时间推移越发明亮,恰好照在中央,寓意着人生的孤独与对圆满的追求。
“开书还自卷,把酒复谁同”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夜晚,只有书籍为伴,举杯却无人共享,流露出淡淡的孤寂。接下来的“泫叶漙宵露,吹衣变暑风”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光流转,暑气消散,更显月夜的静谧。
最后两句“更看庭树影,渐过粉墙东”描绘了月光下庭树的影子慢慢移动,越过粉墙向东延伸,画面宁静而富有动态感,寓示着诗人内心的思绪随着月光飘向远方。
整体来看,蔡襄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月夜的景象,借景抒发了孤独与思考的情感,展现了宋人中秋节的传统主题,同时也融入了个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