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深潭无来路,断崖有青天全文

深潭无来路,断崖有青天

出处:《清远峡四首 其四
宋 · 杨万里
谁开峡山寺,政要避世喧。
深潭无来路,断崖有青天
疗饥摘山果,击磬烦岭猿。
人迹今扰扰,祗缘一渔船。

注释

谁:指代某个人。
开:开辟。
峡山寺:一座位于峡谷的寺庙。
政要:特意。
避世喧:避开尘世的喧嚣。
深潭:很深的水潭。
无来路:没有明显的出入口。
断崖:陡峭的悬崖。
青天:晴朗的天空。
疗饥:解饿。
摘山果:采摘山里的野果。
击磬:敲击磐石发出乐音。
烦岭猿:麻烦山中的猿猴帮忙。
人迹:人的踪迹。
今扰扰:现在热闹起来。
祗缘:只因为。
一渔船:一艘渔船。

翻译

是谁开辟了峡山寺,主要为了避开尘世的喧嚣。
深深的潭水没有来时的道路,陡峭的崖壁上只有青天可见。
饥饿时就摘山中的野果充饥,还得麻烦山岭上的猿猴敲击磐石以示欢庆。
如今这里人声鼎沸,只因为多了一条渔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清远峡四首·其四》。诗中的意境幽深,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

"谁开峡山寺,政要避世喧。"

这里描述了一个隐秘的寺庙,位于峡谷之中,是为了逃离尘世的喧嚣。"政"字用法颇为独特,既可指寺庙,又暗示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

"深潭无来路,断崖有青天。"

这一联描绘了极端的自然景象:深不见底的潭水,没有通行的道路;悬崖峭壁之上,却仍能窥视到那片难以触及的蓝天。这两句通过对比,表现出诗人面对大自然时的心境和情感。

"疗饥摘山果,击磬烦岭猿。"

在这两个动作中,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适应。"疗饥"指的是采集野果以解饥饿,而"击磬"则是用石头敲打,以驱赶山中的猿猴。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自给自足、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人迹今扰扰,祗缘一渔船。"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干扰的感受以及自己的选择。"扰扰"形容人迹不断,是对喧嚣世界的反感;而"祗缘一渔船"则是诗人对自己隐居生活的一种肯定,通过一叶小舟,与世隔绝。

整首诗通过山寺、深潭断崖等意象,勾勒出一种超脱尘俗、向往清净的精神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和情感的投射,是一篇充满哲理与情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