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筒吹火鼎烹油,小摘朝来露已浮
出处:《和姜总管食菜羹 其一》
宋 · 虞俦
筠筒吹火鼎烹油,小摘朝来露已浮。
烂煮香粳供玉糁,更须春味荐猫头。
烂煮香粳供玉糁,更须春味荐猫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诗人虞俦与姜总管共享美食的场景,特别是对一道名为“菜羹”的菜肴的赞美。诗中运用了生动的细节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食物的色香味以及与之相关的季节感。
首句“筠筒吹火鼎烹油”,以“筠筒”(竹筒)比喻烹饪器具,生动地描绘了厨师点燃火源,将食材放入鼎中烹煮的情景。这里的“吹火”不仅指动作,也暗示了厨师对火候的精准掌控,使读者仿佛能闻到食物在热油中翻滚的香气。
次句“小摘朝来露已浮”,描述了清晨采摘新鲜蔬菜的情景。露珠尚未散去,可见蔬菜的新鲜程度,预示着即将享用的菜肴将充满自然的清新之气。
接着,“烂煮香粳供玉糁”一句,将米饭形容为“香粳”,并用“玉糁”(细碎的米粒)来形容,强调了米饭的细腻与香气。这不仅是一道简单的主食,更成为了一道精心准备的佳肴,与前文提到的菜羹相得益彰。
最后,“更须春味荐猫头”一句,巧妙地将季节与美食联系起来,暗示这道菜羹在春天最为适宜,而“猫头”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配料或调味品,增添了菜肴的独特风味。整个诗句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幅温馨、和谐的共餐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食物带来的愉悦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