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舟日将入,微风动晚凉
出处:《秋晚泊舟洪塘》
明 · 卢龙云
维舟日将入,微风动晚凉。
坐久江月白,斜辉照我床。
解衣眠伴月,鸣雁天一方。
是时秋已半,沙边苇渐黄。
夜深寒气至,零露当为霜。
感时悲物换,而我在他乡。
三年居此土,毛发日欲苍。
乘潮递来往,谁念客衣裳。
逢迎本自拙,于世亦何妨。
狂飙起天末,愿言保孤芳。
坐久江月白,斜辉照我床。
解衣眠伴月,鸣雁天一方。
是时秋已半,沙边苇渐黄。
夜深寒气至,零露当为霜。
感时悲物换,而我在他乡。
三年居此土,毛发日欲苍。
乘潮递来往,谁念客衣裳。
逢迎本自拙,于世亦何妨。
狂飙起天末,愿言保孤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晚泊舟洪塘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季节氛围和淡淡的乡愁。
首联“维舟日将入,微风动晚凉”,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微风吹拂,带来阵阵凉意的画面,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颔联“坐久江月白,斜辉照我床”,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江面上的月光洒在诗人身上,斜斜的余晖照亮了他所在的床铺,画面温馨而静美。
颈联“解衣眠伴月,鸣雁天一方”,诗人脱去衣物,与月相伴而眠,远处传来大雁的鸣叫声,仿佛在诉说着远方的故事,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尾联“是时秋已半,沙边苇渐黄”,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秋天已经过半,沙边的芦苇开始泛黄,自然界的更迭与诗人的思绪交织在一起。
接下来,“夜深寒气至,零露当为霜”,夜深时分,寒气渐浓,露水凝结成了霜,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捕捉,也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感时悲物换,而我在他乡”,诗人因时令更替而感伤,感叹自己身在他乡,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三年居此土,毛发日欲苍”,诗人自述在异乡生活已有三年,岁月的痕迹在他身上日益显现,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沧桑。
“乘潮递来往,谁念客衣裳”,诗人乘着潮水往来,却无人关心他的衣裳,暗含了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逢迎本自拙,于世亦何妨”,诗人自认在社交上笨拙,但认为这并不妨碍他在世上的存在,体现了豁达的人生态度。
“狂飙起天末,愿言保孤芳”,狂风从天边刮起,诗人希望能在逆境中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表达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人情以及自我价值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