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楚人曾此限封疆,不见清阴六里长全文

楚人曾此限封疆,不见清阴六里长

出处:《武牢关
唐 · 罗隐
楚人曾此限封疆,不见清阴六里长
一壑暮声何怨望,数峰秋势自颠狂。
由来四皓须神伏,大抵秦皇谩气强。
欲学鸡鸣试关吏,太平时节懒思量。

拼音版原文

chǔréncéngxiànfēngjiāngjiànqīngyīnliùcháng
shēngyuànwàng

shùfēngqiūshìdiānkuáng
yóuláihàoshénqínhuángmànqiáng

xuémíngshìguāntàipíngshíjiélǎnliá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瑟景象和历史的沉重感。"楚人曾此限封疆"表明古时楚国的人在这里设立了边界,"不见清阴六里长"则是说现在再也看不到那片连绵的绿意。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和沧桑。

接着"一壑暮声何怨望"中,“一壑”指的是山谷,而“暮声”则是指傍晚时分的声音,这里暗示着一种寂静而又有些许哀伤的情感。"数峰秋势自颠狂"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绪,数座高峰在秋天的气氛中显得有些狂野。

诗人接着写到"由来四皓须神伏",“四皓”是古代四位隐士的名字,而“须神伏”则表明他们需要以超脱尘世的心态来对待现实。紧接着"大抵秦皇谩气强"指的是秦始皇时期的暴政和雄心,这里诗人似乎在批评权力欲望过于强横。

最后两句"欲学鸡鸣试关吏,太平时节懒思量"中,“鸡鸣”是古代用来报晓的工具,而“试关吏”则是说通过鸡鸣声来考验守关的人是否勤奋。然而在"太平时节",诗人却表现出了对这种做法的懒惰和不屑去思量。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的历史感和对现实的深刻理解,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