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眷言还九派,回舻出五洲全文

眷言还九派,回舻出五洲

出处:《还度五洲诗
南北朝 · 何逊
我行朔已晦,溯水复沿流。
戎伤初不辨,动默自相求。
眷言还九派,回舻出五洲
萧散烟雾晚,凄清江汉秋。
沙汀暮寂寂,芦岸晚修修。
以此南浦夜,重此北门愁。
方圆既龃龉,贫贱岂怨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归乡但又充满愁苦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情感。

“我行朔已晦,溯水复沿流。”开篇即设定了一种时间和空间的氛围,黄昏时分,诗人沿着河流逆水而上,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暗示了内心的不平静。

“戎伤初不辨,动默自相求。”这里,“戎伤”可能指的是战争的创伤,而“初不辨”则表明这些伤痛一开始并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沉默的情感变得更加强烈,它们在内心中寻找着共鸣。

“眷言还九派,回舻出五洲。”“眷言”意味着思念或缅怀,诗人通过水路回到故土,“九派”可能是对河流分支的形象描述,而“回舻出五洲”则强调了归乡的意愿和行动。

“萧散烟雾晚,凄清江汉秋。”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暮色中的江景,烟雾弥漫,给人一种萧瑟感。"凄清"一词特别传达出诗人的情怀,这个季节的江汉带着悲凉的气息。

“沙汀暮寂寂,芦岸晚修修。”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自然景物和内心的情绪。沙滩上空旷无人,芦苇丛生的地方显得异常宁静,而这种宁静中又带着淡淡的忧愁。

“以此南浦夜,重此北门愁。”诗人通过对比南浦夜景和北门之愁,传达了内心深处的不舍和忧虑。这里的“重”字用得极为精妙,不仅是时间上的反复,也是情感上的加重。

最后,“方圆既龃龉,贫贱岂怨尤。”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个人境遇的无奈和接受。"方圆"比喻人生或世界的不完美,而“龃龉”形容矛盾和冲突;“贫贱岂怨尤”则是对命运的认可,虽身处低微但也不再有怨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归乡的心路历程,以及面对现实时的情感波动和内心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