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宣上德意,夕问民疾苦
出处:《寄惠州陈史君真卿》
宋 · 王迈
千仞罗浮山,蓬莱分左股。
有诏陈太丘,剖符为地主。
皇皇太丘门,德星之所聚。
前光盛胚胎,后来纷众甫。
共惟休斋公,遗教垂邹鲁。
君侯其闻孙,风烈不忝祖。
继以诗书帅,遗爱比召杜。
君侯其英嗣,真清亦如父。
向者位于朝,穹官可拾取。
不能枉尺寻,矧肯效媚妩。
翩然乞一麾,来此开藩府。
此郡旧富饶,广中号乐土。
年来困军须,炎火无冷釜。
邻盗闯其藩,烧痕未全补。
嘘枯待仁风,醒暍仰膏雨。
迎辂两朱幡,驩呼十万户。
朝宣上德意,夕问民疾苦。
为渠作丰年,愁叹变歌舞。
得结数十辈,万物气可吐。
行奏循良功,入布承明武。
走也山林人,本无素宦谱。
妄言宗社事,屡犯君相怒。
缉缉恶樊绳,眈眈畏关虎。
归欤结茆庵,课仆理蔬圃。
馀子易炎凉,眼前何足数。
君侯谊薄云,寄诗倾肺腑。
有诏陈太丘,剖符为地主。
皇皇太丘门,德星之所聚。
前光盛胚胎,后来纷众甫。
共惟休斋公,遗教垂邹鲁。
君侯其闻孙,风烈不忝祖。
继以诗书帅,遗爱比召杜。
君侯其英嗣,真清亦如父。
向者位于朝,穹官可拾取。
不能枉尺寻,矧肯效媚妩。
翩然乞一麾,来此开藩府。
此郡旧富饶,广中号乐土。
年来困军须,炎火无冷釜。
邻盗闯其藩,烧痕未全补。
嘘枯待仁风,醒暍仰膏雨。
迎辂两朱幡,驩呼十万户。
朝宣上德意,夕问民疾苦。
为渠作丰年,愁叹变歌舞。
得结数十辈,万物气可吐。
行奏循良功,入布承明武。
走也山林人,本无素宦谱。
妄言宗社事,屡犯君相怒。
缉缉恶樊绳,眈眈畏关虎。
归欤结茆庵,课仆理蔬圃。
馀子易炎凉,眼前何足数。
君侯谊薄云,寄诗倾肺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千仞:极高。罗浮山:地名。
蓬莱:神话中的仙岛。
陈太丘:历史人物。
剖符:古代授官。
地主:土地的管理者。
皇皇:威严盛大。
德星:象征美德的星辰。
休斋公:虚构或历史上的贤者。
邹鲁:古代山东地区。
君侯:对贵族或官员的尊称。
孙:子孙。
祖:祖先。
诗书帅:以诗书治理。
召杜:古代贤臣。
英嗣:杰出的后代。
真清:真正的清廉。
位于朝:在朝廷任职。
穹官:高官。
枉尺寻:曲意迎合。
媚妩:谄媚。
翩然:轻盈的样子。
藩:边境。
富饶:物产丰富。
乐土:理想的居住地。
军须:军事物资。
炎火:比喻战乱。
冷釜:无法煮食。
邻盗:邻近的盗贼。
烧痕:火灾痕迹。
仁风:仁德之风。
膏雨:甘霖。
驩呼:欢呼。
十万户:形容人口众多。
上德:高尚的品德。
疾苦:困苦。
丰年:丰收之年。
愁叹:忧虑。
歌舞:欢乐的气氛。
数十辈:众多。
万物气:万物生机。
循良功:良好的政绩。
承明武:接受皇帝的命令。
山林人:隐居者。
素宦谱:官场经历。
宗社事:国家大事。
君相:君主和宰相。
恶樊绳:束缚的绳索。
关虎:权力的象征。
茆庵:茅草小屋。
蔬圃:菜园。
馀子:其他人。
炎凉:世态炎凉。
谊薄云:情谊深厚。
肺腑:内心深处。
翻译
千仞高的罗浮山,蓬莱仙岛在其一侧延伸。皇帝下诏给陈太丘,授予符节成为这片土地的主宰。
太丘门威严盛大,汇聚着美德之星。
前人的光辉孕育生机,后人纷至沓来。
共同怀念休斋公,他的教诲流传在邹鲁之地。
您,尊敬的君侯,您的子孙继承了祖先的风范。
您以诗书为帅,遗留的恩惠堪比召杜。
您是英明的继承者,清正如同父亲。
过去您在朝廷任职,显赫的官位唾手可得。
但您不愿曲意逢迎,宁愿坚守正道。
您翩然而至,请求担任一职,开启此地的政务。
这个郡曾富饶,广州号称乐土。
近年来因军需困扰,连冷饭都难以煮熟。
邻近的盗贼侵扰,烧痕犹在未能修复。
期盼仁德之风吹过,百姓渴望甘霖滋润。
百姓欢腾迎接,十万户人家欢呼雀跃。
您早晚关怀民生疾苦,为他们带来丰收。
忧虑转为欢歌,您的到来使人们欢喜。
结交众多朋友,万物生机勃发。
您的善政得到赞扬,进入朝廷也受尊重。
我本是山林之人,没有官场经历。
却因谈论宗社之事,多次触怒君相。
谨慎行事,畏惧权贵如虎。
回归田园,教导仆人耕种。
世态炎凉不在意,眼前之事不足挂齿。
您的情谊深厚,这诗直抒胸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迈的作品,名为《寄惠州陈史君真卿》。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深情厚谊、赞美其高尚品格和政治理想的诗篇。
诗人以千仞罗浮山、蓬莱分左股开篇,借用神话传说中的仙境来形容陈史君真卿的地位和品德。接着,“有诏陈太丘”以下数句,赞美陈史君真的家风门第,以及他所承载的德行和教诲。
中间部分诗人表达了对陈史君真的钦佩之情,并提及自己不能像古代圣贤那样寻找尺度去衡量德行,只能以自己的方式来效仿。接着又描绘了一番惠州的繁荣景象,以及陈史君真在那里任职时的政绩和民众对他的期待。
末尾几句,诗人表达了自己与陈史君真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的期许和寄托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神话传说以及个人情感的融合,展现了一幅幅宏伟壮丽的画面,同时也映射出作者内心对高洁品格和理想政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