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鱼佩独垂聊徇世,藕丝相感为开天全文

鱼佩独垂聊徇世,藕丝相感为开天

出处:《留题西禅寺
宋 · 黄裳
谁是怡山不灭仙,定光来应此方缘。
龙骧凤翥三宗字,狮吼雷鸣六祖禅。
鱼佩独垂聊徇世,藕丝相感为开天
自从日月归真后,衣法何人已得传。

鉴赏

这首诗《留题西禅寺》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通过其深邃的哲思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佛法与世间真理的深刻洞察。

首联“谁是怡山不灭仙,定光来应此方缘。”以“怡山不灭仙”设问,引出对超凡脱俗之人的追寻,而“定光来应此方缘”则暗示了佛法的普照与应机说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智慧的向往与敬仰。

颔联“龙骧凤翥三宗字,狮吼雷鸣六祖禅。”运用了龙、凤、狮等自然界的象征,分别对应佛教中的不同宗派与禅宗的教义,形象地描绘了佛法的博大精深与各宗派间的相互辉映,同时也体现了禅宗中直指人心、顿悟成佛的精神。

颈联“鱼佩独垂聊徇世,藕丝相感为开天。”以鱼佩和藕丝为喻,前者象征着个体在世俗中的孤独追求,后者则寓意着众生之间微妙的联系与相互感应,共同揭示了佛法在现实世界中的实践与影响,以及众生共通的觉醒之路。

尾联“自从日月归真后,衣法何人已得传。”以日月归真为喻,象征佛法的永恒与普遍性,提出自佛法回归本真之后,衣法(即佛法的传承)由何人得以继续传播的问题,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传承与弘扬的深切关注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佛教哲学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佛法智慧的崇敬与对人生真谛的探求,语言精炼,意象丰富,富有哲理深度,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