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此日延诸士,桂崦何年下八公
出处:《齐王孙同春园》
明 · 欧大任
卜筑秦淮似邺中,宾游飞盖几人同。
竹林此日延诸士,桂崦何年下八公。
泛荇波摇江苑碧,临枫山照石城红。
白门乌榜犹相望,赋有南朝六代风。
竹林此日延诸士,桂崦何年下八公。
泛荇波摇江苑碧,临枫山照石城红。
白门乌榜犹相望,赋有南朝六代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欧大任在南京齐王孙同春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古代文化的追忆与感慨。
首联“卜筑秦淮似邺中,宾游飞盖几人同”,以“卜筑”开篇,点明了诗人在此地建造居所的情景,将此地与邺中(古都名)相比,暗示了其历史的厚重与文化氛围的浓郁。接着,“宾游飞盖几人同”则描绘了宾朋满座、车马如云的热闹场景,体现了主人齐王孙的热情好客和高雅的社交生活。
颔联“竹林此日延诸士,桂崦何年下八公”,进一步展现了主人邀请文士聚会的盛况。竹林象征着文人的隐逸生活,而“延诸士”则表明了主人对文人雅士的尊重与礼遇。桂崦与八公山的典故,则暗含了对古代文人雅集的向往与追忆,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精神的崇敬之情。
颈联“泛荇波摇江苑碧,临枫山照石城红”,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写,展现了园中景色的美丽与生机。泛荇波与江苑碧,枫山照与石城红,色彩鲜明,动静结合,既描绘了园中四季变换的美景,也寓意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活力。
尾联“白门乌榜犹相望,赋有南朝六代风”,以“白门”指代南京,与“乌榜”相对应,形成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南京这座古城的怀念,还借用了南朝六代的典故,暗示了齐王孙同春园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深眷恋与致敬。
整首诗通过对齐王孙同春园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雅集的盛况,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追忆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