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若肯吹云尽,不惜飘飘侧帽归
出处:《跨马过练墟喜晴》
宋 · 范成大
稻穗初乾怕雨时,晚来蒸煖欲霏微。
西风若肯吹云尽,不惜飘飘侧帽归。
西风若肯吹云尽,不惜飘飘侧帽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稻穗:指成熟的稻谷。乾:干燥。
怕雨时:担心会下雨。
晚来:傍晚。
蒸煖:温暖上升的气流。
欲霏微:即将变得微小或稀疏。
西风:秋季的偏西风。
肯:愿意。
吹云尽:把云吹散。
不惜:不介意。
飘飘:形容雨点轻盈地飘落。
侧帽:古代男子出行时,常斜戴帽子以示礼貌或风度。
翻译
稻谷刚干的时候最怕下雨,傍晚时分暖意渐起,仿佛要下小雨。如果西风能将云层吹散,我宁愿顶着斜戴的帽子,任由飘洒归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范成大在稻谷成熟之际,担心突如其来的雨水会损害收成的场景。"稻穗初乾怕雨时"一句,写出了农民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和对辛勤劳动成果的珍视。"晚来蒸煖欲霏微"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空气变得温暖而湿润,似乎预示着可能的降雨。
然而,诗人期盼着"西风若肯吹云尽",希望强劲的西风吹散乌云,让阳光重现,这样他就可以放心地"不惜飘飘侧帽归",带着轻松的心情回家。这里的"侧帽"可能是一种形象的表达,形容诗人骑马归来时的潇洒姿态,也暗含着对晴朗天气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农事的关注和对好天气的渴望,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