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苑旧知欣有信,漆坊新隐叹无邻
出处:《送林子高》
宋 · 叶适
老我追随亦胜人,研轩标格久成尘。
意先远水常趋海,节与脩篁自作筠。
谏苑旧知欣有信,漆坊新隐叹无邻。
梅花应待行时发,野岸山房探得春。
意先远水常趋海,节与脩篁自作筠。
谏苑旧知欣有信,漆坊新隐叹无邻。
梅花应待行时发,野岸山房探得春。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适的《送林子高》,通过对比和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林子高出山做官而自己留在田园之间的感慨。诗中“老我追随亦胜人”一句,显示了诗人虽然年迈,但心志坚定,自认为能够追随时事变化,与年轻力壮的人相比也有所胜处。这反映出诗人的自信和坚持。
“研轩标格久成尘”则写出了诗人长时间阅读经史、探求学问的勤奋与专注,轩轾之下标尺线条已经模糊不清,显示了其学问渊博。同时,这也隐含着一种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情怀。
“意先远水常趋海”表达了诗人志向远大,如同河流不断向着大海前进,寓意着不满足于现状,始终追求更高的目标。与此相呼应的是“节与脩篁自作筠”,通过对节令和农时的把握,诗人在田园生活中也能自给自足,保持自己的节操。
接下来的“谏苑旧知欣有信”一句,是对林子高的一种祝愿,希望他出山之后能够保持初心,不失旧日的友情与信任。随后的“漆坊新隐叹无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隐居生活的感受,虽然环境改变,但依然感到孤独和无聊。
最后,“梅花应待行时发”、“野岸山房探得春”两句,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诗人期待着梅花盛开之际能够亲自体验,并在田园生活中感受春天的到来。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对于平静生活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描写,展现了诗人的个性、情感以及他对于友情、学问与隐居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