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山仆君一童,亦无蛾眉间歌钟
出处:《白云山房次韵马道士虚中三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方回
意所欲往路无远,暖韭早梅政堪剪。
相逢不少酒一杯,大胜能成丹九转。
争席者谁斯薪翁,何至帖奉鱼军容。
我一山仆君一童,亦无蛾眉间歌钟。
忽如云散倏萍聚,无何有乡是归处。
寄声为谢黄面仙,焉用七重围宝树。
相逢不少酒一杯,大胜能成丹九转。
争席者谁斯薪翁,何至帖奉鱼军容。
我一山仆君一童,亦无蛾眉间歌钟。
忽如云散倏萍聚,无何有乡是归处。
寄声为谢黄面仙,焉用七重围宝树。
注释
意所欲往:心意所向。政:正。
不少:不缺少。
大胜:更胜。
争席者:争夺席位的人。
斯:这。
鱼军容:鱼宴般的盛情。
山仆:山野之人。
蛾眉:美女。
忽如:忽然如同。
无何有乡:虚无缥缈的故乡。
黄面仙:传说中的仙人。
七重围宝树:重重环绕的珍贵树木。
翻译
心意所向,无论多远都能到达,早春的韭菜和梅花正适宜修剪。相遇之时,哪怕只有一杯酒,也胜过长生不老药的修炼多次。
争座位的是哪位老翁?为何要恭敬地献上鱼宴以示敬意。
我像山仆,你似童子,无需繁复的礼节,生活简单自在。
忽然间像云烟消散,又如浮萍聚散,无定所的家乡,便是归宿。
我想借此向黄面仙致谢,又何必在重重环绕的宝树中寻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山林间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超脱尘世、自在逍遥的情趣。"意所欲往路无远"表达了隐者的心境自由,无拘无束,不受外界干扰。"暖韭早梅政堪剪"则是隐者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体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联结。
"相逢不少酒一杯,大胜能成丹九转"中的"相逢"指的是偶尔遇见,而"大胜"可能暗示了一种修炼或精神上的追求。整句话流露出隐者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以及对某种精神层面追求的坚持。
"争席者谁斯薪翁,何至帖奉鱼军容"则表现出隐者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与淡泊,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世间名利的漠视。这里的"鱼军容"可能是对某种权力或统治形态的比喻。
"我一山仆君一童,亦无蛾眉间歌钟"中,隐者自称"一山",表明其与自然融为一体,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世俗礼节的不屑一顾。
"忽如云散倏萍聚,无何有乡是归处"则是对生活无常和人生无住的感慨。隐者似乎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归宿,尽管现实世界充满变数,但内心的平静却是他永恒的追求。
最后两句"寄声为谢黄面仙,焉用七重围宝树"中,"黄面仙"可能指的是某位道教仙人或隐者的尊称,而"七重围宝树"则可能象征着一种精神修炼的境界。整句话传达出对高尚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隐者的生活写照,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生命和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是一首蕴含深意、情趣浓郁的山水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