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鱼五色岂灵种,我来拊槛观浮沈
出处:《龙泉庵听泉》
清 · 吴嵩梁
寺门亭午殊萧森,龙气所结云为阴。
不知泉脉出何处,潭水一碧无古今。
人间苦旱仰神意,山根滴雪成甘霖。
文鱼五色岂灵种,我来拊槛观浮沈。
竹鞭穿地松插天,鳞甲隐现疑可寻。
溪风响答万籁合,不雨亦作苍龙吟。
此山石奇树尤古,惜少瀑布飞遥岑。
寺楼倚山山卧水,遂以众影为幽深。
筝琵平日厌繁会,风泉一听生道心。
诸天原是空明相,下界谁闻微妙音。
不知泉脉出何处,潭水一碧无古今。
人间苦旱仰神意,山根滴雪成甘霖。
文鱼五色岂灵种,我来拊槛观浮沈。
竹鞭穿地松插天,鳞甲隐现疑可寻。
溪风响答万籁合,不雨亦作苍龙吟。
此山石奇树尤古,惜少瀑布飞遥岑。
寺楼倚山山卧水,遂以众影为幽深。
筝琵平日厌繁会,风泉一听生道心。
诸天原是空明相,下界谁闻微妙音。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吴嵩梁的《龙泉庵听泉》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水画面。首句“寺门亭午殊萧森”,写出了正午时分寺庙周围环境的寂静与阴凉,仿佛龙气凝聚,云雾缭绕。接下来,“不知泉脉出何处,潭水一碧无古今”暗示了泉水的源头深藏不露,潭水清澈见底,时间仿佛在此停滞。
诗中“人间苦旱仰神意,山根滴雪成甘霖”表达了对神灵降雨解除旱情的期盼,同时也赞美了自然的神奇力量。诗人观察到“文鱼五色”和“竹鞭穿地松插天”的景象,增添了神秘色彩,仿佛在寻找龙的踪迹。
“溪风响答万籁合,不雨亦作苍龙吟”描绘了风吹过竹林松涛,如同龙吟般动听,即使不下雨,也充满生机。接下来,诗人感叹山中瀑布虽少,但寺庙依山傍水的布局更显幽深。
最后两句“筝琵平日厌繁会,风泉一听生道心”表达了诗人从日常繁琐中抽身,倾听风泉的声音,内心产生了超脱尘世的宁静和对生命真谛的感悟。整首诗以听泉为线索,寓含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