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若雨前蚁,多于秋后蝇
出处:《洞庭鱼》
唐 · 李商隐
洞庭鱼可拾,不假更垂罾。
闹若雨前蚁,多于秋后蝇。
岂思鳞作簟,仍计腹为灯。
浩荡天池路,翱翔欲化鹏。
闹若雨前蚁,多于秋后蝇。
岂思鳞作簟,仍计腹为灯。
浩荡天池路,翱翔欲化鹏。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情感。诗人以洞庭湖中的鱼儿为笔墨,开篇即写“洞庭鱼可拾”,表达了一种轻松自如、无拘无束的心境。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自由状态的一种映射。
接下来的“闹若雨前蚁,多于秋后蝇”则通过对比手法,强化了鱼儿众多、活跃生动的画面。这里的“雨前蚁”和“秋后蝇”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景象,但在此被用来形容鱼群的密集和活跃。
紧接着,“岂思鳞作簟,仍计腹为灯”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这里将鱼鳞比喻成可以制成的簟(古代的一种灯具),而鱼腹则被设想为灯笼,这些形象既美化了自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的精神追求。
最后,“浩荡天池路,翱翔欲化鹏”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这里的“浩荡天池路”描绘出一片开阔的水域,而“翱翔欲化鹏”的意象,则让人联想到仙境和超脱现世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洞庭湖鱼儿生动活泼形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超越尘世束缚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