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凶极诈肆淫贪,宾主湖山昼夜酣
出处:《悲歌五首 其五》
宋末元初 · 方回
穷凶极诈肆淫贪,宾主湖山昼夜酣。
世事可欺沙武口,天诛难免木绵庵。
赀财已籍宫宜赭,腰领犹全首欠函。
地下丽华应有语,不因玉树失江南。
世事可欺沙武口,天诛难免木绵庵。
赀财已籍宫宜赭,腰领犹全首欠函。
地下丽华应有语,不因玉树失江南。
翻译
穷凶极恶之人放纵欲望,主人宾客在湖光山色中日夜畅饮。世间欺诈之事如同沙嘴轻易被欺骗,然而天道昭彰,罪行难逃,即使是木绵庵也无法庇护。
财物已被登记,宫殿变为红色(可能指涂以朱砂),虽然身体完好,但头颅却失去了保护。
地下亡魂丽华或许有话要说,不是因为失去玉树(可能指人才或美景),而是失去了整个江南。
注释
穷凶极诈:形容极端恶劣的行为。肆淫贪:放纵欲望,贪婪无度。
昼夜酣:日夜畅饮。
沙武口:比喻容易受骗的人或欺诈行为。
天诛:上天的惩罚。
木绵庵:可能指代藏身之处,暗示无法逃脱。
赀财已籍:财物已被登记没收。
宫宜赭:宫殿被涂成红色,可能象征毁灭或惩罚。
腰领犹全:身体尚存。
首欠函:头部失去保护,可能指被砍头。
丽华:可能指代亡魂或女子,这里代指失去的人或事物。
玉树:比喻人才或珍贵的事物。
失江南:失去整个江南地区。
鉴赏
这首诗是方回的《悲歌五首·其五》,创作于宋末元初。方回以其深沉的笔触和独特的情感,抒写了对时局变迁、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哀叹,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穷凶极诈肆淫贪,宾主湖山昼夜酣。" 这两句描绘了一场奢靡之宴的景象,其中“穷凶极诈”指的是那些不择手段、极尽奢侈之能事的人物,“肆淫贪”则形容他们的放纵与贪婪。"宾主湖山昼夜酣" 描述了宴会上宾主们饮酒作乐,享受着山水美景,不分昼夜。
"世事可欺沙武口,天诛难免木绵庵。"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世事可欺”意味着世上的事情往往不可信,"沙武口"这里或许暗指虚假不实之事。"天诛难免木绵庵" 则是说上天的惩罚难以避免,即使在隐蔽如“木绵庵”一般的地方。
"赀财已籍宫宜赭,腰领犹全首欠函。" 这两句诗表现了个人对现实无力感和哀伤之情。“赀财已籍宫宜赭”指的是财富已经被官府记录在案,可能是指家资被没收的情况。“腰领犹全首欠函”则形容尽管身体还完好无损,但头颅尚未落入囚牢,这里的“函”字,或许暗喻着命运的不确定性。
"地下丽华应有语,不因玉树失江南。" 最后两句诗是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哀叹。“地下丽华”可能指的是埋藏在地下的珍奇异宝,"应有语" 则意味着这些东西应该有所表达或传说。"不因玉树失江南" 这句话则是说即使因为美丽如“玉树”的东西,也不要错过了更为重要的“江南”——这里的“江南”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理想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比鲜明、意境深远的笔法,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挣扎与不舍,以及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