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婉媚学子,隔竹闻书声
出处:《送邹山长》
元末明初 · 唐桂芳
精庐嘉树合,忻忻众鸟鸣。
相过岂不好,胡为千里行。
三年振文铎,遗经寘满籯。
婉婉媚学子,隔竹闻书声。
扫花散幽策,坐石移残枰。
诗成似白云,亭亭峰峦生。
昔视秋蛾飞,今送春鸿征。
归来怜儿女,欢笑彩衣迎。
父老三四人,倾壶浊复清。
逍遥樵溪上,于焉澹无营。
相过岂不好,胡为千里行。
三年振文铎,遗经寘满籯。
婉婉媚学子,隔竹闻书声。
扫花散幽策,坐石移残枰。
诗成似白云,亭亭峰峦生。
昔视秋蛾飞,今送春鸿征。
归来怜儿女,欢笑彩衣迎。
父老三四人,倾壶浊复清。
逍遥樵溪上,于焉澹无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邹山长的场景,以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细节烘托出深情厚谊。首联“精庐嘉树合,忻忻众鸟鸣”展现了友人居所环境的宁静与生机,鸟儿的欢快叫声增添了欢乐气氛。接着,“相过岂不好,胡为千里行”表达了对相聚的美好回忆和对友人长途跋涉的不解。
“三年振文铎,遗经寘满籯”赞扬了邹山长的教书育人,学问渊博,满载经书而行。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婉婉媚学子,隔竹闻书声”描绘了学子们在老师的教导下勤奋学习的情景,书香气息浓厚。
诗人自己则在“扫花散幽策,坐石移残枰”中寓言般地表达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尾联“昔视秋蛾飞,今送春鸿征”借秋蛾和春鸿的意象,表达了时光流转和离别的感慨。
最后,诗人想象归来后家庭的温馨画面,以及与父老乡亲共饮的闲适生活,体现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对平淡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示了元末明初诗人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