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应分付女,留与外孙传
出处:《题文集匮》
唐 · 白居易
破柏作书匮,匮牢柏复坚。
收贮谁家集,题云白乐天。
我生业文字,自幼及老年。
前后七十卷,小大三千篇。
诚知终散失,未忍遽弃捐。
自开自锁闭,置在书帷前。
身是邓伯道,世无王仲宣。
只应分付女,留与外孙传。
收贮谁家集,题云白乐天。
我生业文字,自幼及老年。
前后七十卷,小大三千篇。
诚知终散失,未忍遽弃捐。
自开自锁闭,置在书帷前。
身是邓伯道,世无王仲宣。
只应分付女,留与外孙传。
注释
破柏:用破旧的柏木。书匮:装书的柜子。
白乐天:即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
业文字:以写作为职业。
遽弃捐:迅速抛弃。
书帷:书斋或藏书的地方。
邓伯道:东晋时期的人物,以廉洁和让贤闻名。
王仲宣:汉末三国时期的文人,以诗歌著称。
翻译
用破旧的柏木制作成书籍的柜子,柜子坚固柏木又坚硬。不知道是谁家的收藏,上面题写着白居易的名字。
我一生以文字为职业,从小到老都在创作。
前后共有七十卷作品,大大小小总计三千篇。
虽然明知最终会散失,但还是不忍心立刻丢弃。
自己亲手打开又锁上,放在书帷的前面。
我如同邓伯道一样,世间没有像王仲宣那样的人。
这些诗文只能留给我的女儿,希望传承给我的外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己一生文字劳动成果的珍视与传承之情。开篇"破柏作书匮,匮牢柏复坚"写出了诗人制作书箱的用心和书箱的坚固,这不仅是物质上的保护,更象征着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与守护。
接着"收贮谁家集,题云白乐天"表明了诗人的自豪之情,他将自己的作品珍藏起来,并题名为“白乐天”,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满足和喜悦。"我生业文字,自幼及老年"则显示出诗人对文学事业的执着与投入,从年轻到老都没有改变。
"前后七十卷,小大三千篇"展示了诗人丰富的创作成果,这些数字不仅代表数量,更象征着诗人的勤奋和才能。然而在"诚知终散失,未忍遽弃捐"中,诗人流露出对自己作品最终可能会消逝的忧虑,以及面对这种可能性时内心的不舍。
最后"自开自锁闭,置在书帷前。身是邓伯道,世无王仲宣。只应分付女,留与外孙传"则表明了诗人对于自己作品传承的希望,他选择将自己的诗集交给女性家属保管,并希望这些文化遗产能够流传下去,哪怕只是在家庭内部。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成就,更反映出了他对知识、文化和个人贡献的珍惜,以及对后世的深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