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边有底适予怀,舒惨无时亦异哉
出处:《在边》
宋 · 晁说之
在边有底适予怀,舒惨无时亦异哉。
醉到月前如失去,愁从骚里却招来。
素心偶向三花尽,孤愤难教贰负催。
好觅羌村残夜烛,待将何语与徘徊。
醉到月前如失去,愁从骚里却招来。
素心偶向三花尽,孤愤难教贰负催。
好觅羌村残夜烛,待将何语与徘徊。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适予怀:适合我怀中,指心中所爱或寄托。舒惨无时:心情舒畅或悲苦无定时。
素心偶向:纯洁的心灵偶尔寄托。
孤愤难教:孤独的愤怒无法轻易平息。
羌村残夜烛:羌族村落深夜的微弱烛火。
翻译
在身边有底适予怀,心情变化无常真是奇。喝到月落如失魂,忧愁却从诗文中涌起。
纯洁的心意偶尔倾注于百花间,孤独的愤怒难以被背叛所驱使。
想寻一盏羌村夜半烛光,不知用何种言语来倾诉这徘徊的思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题为《在边》。诗中表达了作者身处边塞的独特感受,情感起伏不定,既有醉酒后的忘我状态,又有因思乡而生的愁绪。诗人的心境如同明月下的醉态,时而欢畅,时而哀伤,难以自持。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梅花、菊花和兰花(三花)之中,象征着高洁的品格,但又难以抵抗孤独和愤慨的情绪。夜晚在羌村,诗人希望能借残烛的微光,寻找一丝慰藉,却不知如何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感。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深沉而细腻的情感世界,以及对边塞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