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君本是冥搜士,我亦风尘高逸致
到处珠光誇合浦,握中谁更擅随候。
眼底之人皆若此,意气吾怜邓伯子。
世人铅刀子镆铘,断犀剸兕毫光紫。
任是星文在匣中,四射精光谁可迩。
我本烟霞落拓一狂夫,混身久作高阳徒。
壮怀未惬千秋赏,逢人双眼但糊模。
与君会面胡不早,把臂片言便倾倒。
流水何期遇赏音,挥杯兼得开怀抱。
春风载酒越王台,秋日题诗仙石岛。
越台仙石事已非,感时怀古一歔欷。
丹砂葛稚今何在,黄鹤安期去不辟。
何况荣华过眼电泡耳,逐逐营营何所为。
怜君本是冥搜士,我亦风尘高逸致。
有身肯受樊笼羁,有心会解幽中意。
鱼乐唯应惠庄知,濠梁且共论秋水。
鉴赏
这首诗《赠邓伯乔》由明代诗人李孙宸创作,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一时文藻盛炎陬”描绘了当时文坛的繁荣景象,众多才华横溢的作者汇聚一地,如同炎陬之地的璀璨明珠。接下来的“作者纷纷大雅俦”进一步强调了这些作者的高雅气质和卓越才华。
“到处珠光夸合浦,握中谁更擅随候”运用了珠光和随侯珠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才子们的才华和名声。接着,“眼底之人皆若此,意气吾怜邓伯子”直接点名了对邓伯子的欣赏和喜爱,将邓伯子与其他才子并列,显示出诗人对其独特魅力的认可。
“世人铅刀子镆铘,断犀剸兕毫光紫”通过对比,讽刺了世人的平庸与邓伯子的非凡才能,进一步突出了邓伯子的才华出众。
“任是星文在匣中,四射精光谁可迩”则以星文和匣中的宝物为喻,表达了对邓伯子才华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其深藏不露的特质。
“我本烟霞落拓一狂夫,混身久作高阳徒”表明了诗人的个性和身份,他自比为放浪形骸的隐士,与邓伯子有着相似的精神追求。
“与君会面胡不早,把臂片言便倾倒”表达了诗人对与邓伯子相遇的遗憾和对两人友谊的珍视,通过简短的对话就能产生深厚的情感共鸣。
“流水何期遇赏音,挥杯兼得开怀抱”借用了流水遇知音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与邓伯子之间心灵相通的美好时刻。
“春风载酒越王台,秋日题诗仙石岛”描绘了诗人与邓伯子共同游历的美好场景,春日饮酒于越王台,秋日题诗于仙石岛,充满了诗意和浪漫。
“越台仙石事已非,感时怀古一歔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追忆和怀念。
“丹砂葛稚今何在,黄鹤安期去不辟”通过引用古代传说,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不再的惋惜之情。
“何况荣华过眼电泡耳,逐逐营营何所为”提醒人们珍惜眼前,不要过于追逐虚幻的荣华,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最后,“怜君本是冥搜士,我亦风尘高逸致。有身肯受樊笼羁,有心会解幽中意。鱼乐唯应惠庄知,濠梁且共论秋水”表达了诗人对邓伯子的敬佩和对自身高洁志趣的坚持,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之乐的向往和对哲学思想的探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邓伯子才华的赞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