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少室山前日日风,望嵩楼下水溶溶全文

少室山前日日风,望嵩楼下水溶溶

宋 · 张耒
少室山前日日风,望嵩楼下水溶溶
卷将春色归何处,尽在车前榆荚中。

注释

少室山: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的一座名山。
日日:每天。
望嵩楼:古代建筑,位于嵩山脚下。
水溶溶:形容水面平静,清澈。
春色:春天的景色。
归何处:消失到哪里去了。
车前榆荚:车前草的果实,这里象征春天的痕迹。

翻译

少室山前天天刮风
望嵩楼下的水面波光粼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去夏来的感慨。第一句“少室山前日日风”中的“少室山”,在古代是指嵩山的一部分,这里以“日日风”形容春天即将逝去,每天都有和煦的风吹拂着大地,给人以温暖之感。第二句“望嵩楼下水溶溶”则通过对嵩楼下的流水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于眼前美景的赞赏和留恋。这两句构建了一个春意盎然的画面。

第三句“卷将春色归何处”,诗人以问询的口吻,表达了对即逝去的春天颜色的不舍。这里的“卷将”一词,用来形容风吹动花瓣和树叶,将春天的颜色带走,这种描写手法颇具古典诗词中的婉约之美。

最后一句“尽在车前榆荚中”,则是对上一句问题的回答。诗人发现,原来那些被风吹去的春色,其实都留存在了路边的榆树和荚树之下。这不仅仅是景象的描绘,更是对时间流逝与自然轮回的一种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春末夏初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季节更迭中生命脆弱性的深切感怀。同时,诗中的意象和语言,都体现出了宋代词风清婉、含蓄的特点,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