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重楚声,离骚多所拟
大别如长城,中分南国水。
君家高冠山,黄鹄当门峙。
形势雄湖湘,人才争郁起。
昔我客汉阳,求友得一士。
岂知君弟昆,乃在吾桑梓。
伯仲圭璋姿,青云翘玉趾。
所得凤凰毛,多分诸季子。
三百日弦歌,情礼为终始。
贤父师于家,金玉相涤理。
扬粤观人文,化成察所以。
颜曾昔童蒙,造道莫能止。
年少圣所畏,惭予将暮齿。
清夏珠江湄,饮饯交壶矢。
执手情依依,所赠惟璚蕊。
我本荆楚人,秭归有故里。
先臣居屈沱,女媭砧在彼。
安得从君归,三闾陈簠簋。
汉家重楚声,离骚多所拟。
君为宋景徒,努力事兰芷。
鉴赏
此诗《赠别武昌陈子山昆弟之作》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创作。诗中描绘了对陈子山兄弟的深情厚谊与赞美,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学问、道德的追求。
首句“江汉何滔滔,其神足纲纪”,以江汉之水浩渺无垠,象征陈子山兄弟的才德足以引领众人。接着“大别如长城,中分南国水”比喻陈子山兄弟如同长城般坚不可摧,又似长江之水,滋养着南方大地。
“君家高冠山,黄鹄当门峙”描绘陈子山家族的崇高地位,黄鹄象征着高贵与才华。以下几句则赞美陈子山兄弟的才华与品德,如“伯仲圭璋姿,青云翘玉趾”,比喻他们如同圭璋般珍贵,脚踏青云,志向高远。
“所得凤凰毛,多分诸季子”赞扬陈子山兄弟如同得到凤凰之毛,才华横溢,慷慨分赠给他人,体现了他们的慷慨与仁爱。接下来“三百日弦歌,情礼为终始”描述陈子山兄弟在学问上的勤奋与对礼仪的重视。
“贤父师于家,金玉相涤理”表达了对陈子山父亲教育的赞赏,以及家庭环境对子女成长的重要性。最后,“扬粤观人文,化成察所以”强调了学习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通过观察和思考来提升自我。
“颜曾昔童蒙,造道莫能止”引用孔子弟子颜回和曾参的例子,赞美陈子山兄弟对学问的执着追求。诗人自谦“年少圣所畏,惭予将暮齿”,表达对陈子山兄弟年轻有为的敬佩,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年岁渐长的感慨。
“清夏珠江湄,饮饯交壶矢”描绘了诗人与陈子山兄弟在珠江边的离别场景,充满了依依不舍之情。“执手情依依,所赠惟璚蕊”表达了诗人对陈子山兄弟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方赠送的珍贵礼物。
“我本荆楚人,秭归有故里”点明诗人来自荆楚之地,与陈子山兄弟同根同源。“先臣居屈沱,女媭砧在彼”提及家族历史,增加了诗作的情感深度。
“安得从君归,三闾陈簠簋”表达了诗人希望与陈子山兄弟一同回到故乡,共同传承家族文化与传统。
“汉家重楚声,离骚多所拟”提到汉代对楚文化的重视,以及《离骚》作为楚辞代表作的地位,暗示陈子山兄弟的才华与影响力。
“君为宋景徒,努力事兰芷”鼓励陈子山兄弟像宋景公一样,继续努力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学问,如同种植兰花与芷草一般,追求高洁与美好。
整首诗情感真挚,文笔流畅,不仅赞美了陈子山兄弟的才华与品德,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学问的追求,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