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树参天栖凤集,桧根入地蛰龙蟠
出处:《次韵寄题建阳马氏亦乐园》
宋 · 刘克庄
匹如迂叟洛中园,花竹依稀五亩宽。
梧树参天栖凤集,桧根入地蛰龙蟠。
翁求真乐希颜子,世著清名慕邴丹。
身是双溪前令尹,胜游蹉过不曾观。
梧树参天栖凤集,桧根入地蛰龙蟠。
翁求真乐希颜子,世著清名慕邴丹。
身是双溪前令尹,胜游蹉过不曾观。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匹如:比喻像。迂叟:老者。
洛中园:洛阳的园林。
依稀:隐约。
梧树:梧桐树。
栖凤集:凤凰聚集。
桧根:桧树根部。
蛰龙蟠:龙盘曲。
翁:老人。
真乐:真正的快乐。
希颜子:像颜回一样。
世著:世人称颂。
邴丹:邴原,古代以清廉著名的人。
身是:身份是。
双溪前令尹:双溪前的县令。
胜游:美好的游览。
蹉过:错过。
翻译
如同老者在洛阳的园林中漫步,花木竹丛间五亩之地显得宽敞。高大的梧桐树引来凤凰群集,桧树深深扎根如龙盘曲。
老人追求的是颜回般的真乐,世人敬仰他清廉的名声,如同邴原一般。
他是双溪前的县令,却未曾领略过这里的美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次韵寄题建阳马氏亦乐园》。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的情感投入。
"匹如迂叟洛中园,花竹依稀五亩宽。"
这两句开篇便以洛阳城中的一个小园为背景,园内的花木随风摇曳,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隐含着一种淡泊明志、不慕虚荣的情怀。
"梧树参天栖凤集,桧根入地蛰龙蟠。"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对园中梧桐和柏树的形象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园内的生机与神秘气息。梧桐高耸如同通天,而栖凤之集则寓意着高洁不凡;桧根深入地下,蛰龙蟠曲,则显现出一种坚韧不拔、变化莫测的生命力。
"翁求真乐希颜子,世著清名慕邴丹。"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真实乐趣的追求,以及对高洁品格和清白名声的向往。翁指的是园主或诗人的自称,而希颜子则是古代贤者颜回的字,意味着诗人渴望像颜回一样的清贫自守;世著清名慕邴丹,则表达了对名留青史、声名永存的期盼。
"身是双溪前令尹,胜游蹉过不曾观。"
最后两句,诗人以身处双溪之地的自称,表明自己曾在这个园中担任过官职,但对于那些繁华的游乐场所,却似乎未曾留意,也许是因为心怀高远,不为世俗所动。
整首诗通过对一个小园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自然之美和精神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