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知奉二老,百指借岸舟
出处:《次韵王解元赁地筑屋》
宋 · 陈造
饥麟不落毛,士生常百忧。
何人金为埒,振客不待求。
之子磊磈胸,贮书不贮愁。
焉知奉二老,百指借岸舟。
方耐冷侵骨,未暇吟掉头。
目前帡幪托,急于温饱谋。
诗来愬穷状,读想寒飕飕。
我亦寄别巢,其拙真病鸠。
每惭乌所瞻,更羡莺出幽。
君看沉沉者,生不谭轲丘。
可食忘嗟来,至宝忌暗投。
天地吾蘧庐,此理君信不。
为亲傥可屈,三返无宜休。
何人金为埒,振客不待求。
之子磊磈胸,贮书不贮愁。
焉知奉二老,百指借岸舟。
方耐冷侵骨,未暇吟掉头。
目前帡幪托,急于温饱谋。
诗来愬穷状,读想寒飕飕。
我亦寄别巢,其拙真病鸠。
每惭乌所瞻,更羡莺出幽。
君看沉沉者,生不谭轲丘。
可食忘嗟来,至宝忌暗投。
天地吾蘧庐,此理君信不。
为亲傥可屈,三返无宜休。
注释
麟:麒麟,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里比喻有才德的人。埒:马槽,这里比喻富贵人家的生活。
磊磈:形容心胸开阔,坦荡。
奉:侍奉。
掉头:此处指吟诗作赋。
帡幪:庇护,保护。
谭轲丘:谭子,指战国时的隐士谭平子,此处比喻逍遥自在的人。
蘧庐:蘧庐,古代简陋的住所,比喻人生短暂的居所。
三返:多次返回,表示反复尝试。
翻译
饥饿的麒麟不掉一根毛,读书人常常满怀忧虑。谁人能用黄金筑起马槽,慷慨之人无需他人求助。
这个人胸怀坦荡,满腹经纶而非忧虑。
谁能料到,他要侍奉双亲,需要借大船出行。
他正忍受严寒,无暇顾及吟诗作赋。
眼前的生活依赖于庇护,他急于解决温饱问题。
诗中倾诉困苦,读来让人感到寒意刺骨。
我也如同寄居他处的鸟儿,笨拙如病鸠。
常感惭愧,不如乌鸦有自知之明,羡慕黄莺出自幽深。
你看那些深陷困境的人,一生无法像轲丘那样逍遥。
即使面临饥饿,也忘却了‘嗟来之食’的耻辱,珍视宝物不愿随意赠送。
天地间我只是一处暂居之地,这个道理你相信吗?
为了亲人,或许可以委屈自己,但不应无止境地付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次韵王解元赁地筑屋》,通过对王解元租赁土地建屋的描述,表达了对贫困生活的感慨和对亲情的重视。诗中以“饥麟不落毛”比喻士人的困顿,感叹人生常有百忧。王解元虽身处困境,却胸怀壮志,藏书于心而不忧愁,他关心的是如何供养双亲,解决温饱问题。诗人与王解元境遇相似,自比为病鸠,羡慕那些自由自在的鸟儿。他提醒对方,即使生活艰难,也不应轻易放弃,因为天地虽大,但家是归宿,亲情更为重要。最后,诗人以“可食忘嗟来,至宝忌暗投”告诫,珍贵的东西不应随意给予,而应谨慎对待。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