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忆向匡庐过,月出猿啼访远公
出处:《题天衣长老孚竹潭所藏长江万里图》
明 · 谢肃
万里大江谁所凿,岷山直下海门通。
乾坤元气长嘘吸,日夜沧波自混融。
巫峡雨沾神女佩,洞庭云接舜妃宫。
扁舟忆向匡庐过,月出猿啼访远公。
乾坤元气长嘘吸,日夜沧波自混融。
巫峡雨沾神女佩,洞庭云接舜妃宫。
扁舟忆向匡庐过,月出猿啼访远公。
注释
万里:形容非常遥远。大江:长江。
凿:开凿。
岷山:位于四川的山脉。
海门:指长江入海口。
乾坤:天地。
元气:宇宙的生命力或自然力量。
长嘘吸:持续不断地吐纳。
沧波:苍茫的江水。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
神女佩:神话中的神女装饰品。
洞庭:湖南的洞庭湖。
舜妃宫:传说中舜帝的妃子居住的地方。
扁舟:小船。
匡庐:庐山。
过:经过。
月出:月亮升起。
猿啼:猿猴的叫声。
远公:指东晋时期的高僧慧远。
翻译
这广阔的长江是谁开凿的呢?它源自岷山,直通大海。天地间的元气不断吐纳,日日夜夜,江水与波涛自然融合在一起。
巫峡的雨打湿了神女的佩饰,洞庭湖的云连接着舜妃的宫殿。
我怀念乘小舟经过庐山的日子,那时明月升起,猿猴哀鸣,我去拜访远方的高僧。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题天衣长老孚竹潭所藏长江万里图》描绘了长江壮丽的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自然与人文意蕴。首句“万里大江谁所凿”以设问开篇,引发读者对长江源头的想象,暗示其磅礴气势。接着,“岷山直下海门通”点明长江发源于岷山,一路奔腾直抵东海,展现了江水的源远流长。
“乾坤元气长嘘吸”运用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将长江比喻为天地元气的通道,昼夜不停息地流淌,象征着生命的生生不息和宇宙的浩渺无垠。“日夜沧波自混融”进一步描绘了江水的动态美,浪花翻滚,浑然一体。
“巫峡雨沾神女佩,洞庭云接舜妃宫”通过巫峡的神女传说和洞庭湖的舜妃典故,增添了历史文化的韵味,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富有诗意。最后,“扁舟忆向匡庐过,月出猿啼访远公”以个人的舟行经历收尾,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山水之间的禅意追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长江为载体,融合了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和人文情感,展现出明代文人对江山社稷的热爱和对超然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