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厕机关重,秦庭报复稠
出处:《铅山书事十二韵》
明 · 郑善夫
闻道坎山里,群豪挠信州。
仇家县胆在,死士散金收。
赵厕机关重,秦庭报复稠。
执言修大怼,负固震诸侯。
落日闾阎恐,悲风井径愁。
抚绥须早计,变乱未干休。
赤子元无罪,红巾揆所由。
至诚驯虎豹,极处动貔貅。
六邑疲供应,三农讼咎尤。
风尘将不靖,土地尔何求。
即鉴前车覆,母贻后事忧。
朝廷讳首恶,贤相合深筹。
仇家县胆在,死士散金收。
赵厕机关重,秦庭报复稠。
执言修大怼,负固震诸侯。
落日闾阎恐,悲风井径愁。
抚绥须早计,变乱未干休。
赤子元无罪,红巾揆所由。
至诚驯虎豹,极处动貔貅。
六邑疲供应,三农讼咎尤。
风尘将不靖,土地尔何求。
即鉴前车覆,母贻后事忧。
朝廷讳首恶,贤相合深筹。
鉴赏
这首诗《铅山书事十二韵》是明代诗人郑善夫的作品,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忧虑。
首句“闻道坎山里,群豪挠信州”描绘了地方豪强扰乱社会秩序的场景,暗示了地方治安的混乱。接着,“仇家县胆在,死士散金收”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矛盾的尖锐,以及为了私利而不惜手段的残酷。接下来的几句“赵厕机关重,秦庭报复稠”,运用历史典故,形象地表达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复仇心理的普遍性。
“执言修大怼,负固震诸侯”则反映了人们在面对不公时的反抗情绪,以及这种反抗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而“落日闾阎恐,悲风井径愁”则以自然景象象征社会氛围的压抑与不安,预示着潜在的危机。
“抚绥须早计,变乱未干休”提醒当局者要及早采取措施,避免局势失控。接下来的几句“赤子元无罪,红巾揆所由”表达了对无辜平民的同情,以及对社会动荡根源的思考。通过“至诚驯虎豹,极处动貔貅”这一对比,强调了真诚与力量之间的平衡,以及如何应对复杂局面的重要性。
最后,“六邑疲供应,三农讼咎尤”揭示了社会经济压力下的民众生活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更多问题。“风尘将不靖,土地尔何求”则表达了对动荡局势的担忧,以及对和平稳定的渴望。“即鉴前车覆,母贻后事忧”警示人们从历史中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朝廷讳首恶,贤相合深筹”呼吁高层领导正视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以维护国家稳定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和对国家治理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