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乘槎人,相依帝子膝
出处:《释愁五章》
明 · 郭之奇
秋三已足悲,如何反加一。
历乱数回风,低徊惜往日。
寻幽竟夕吟,不见所俦匹。
拟从沧海填,颇畏天河溢。
安得乘槎人,相依帝子膝。
机丝夜夜纶,愁绪朝朝失。
历乱数回风,低徊惜往日。
寻幽竟夕吟,不见所俦匹。
拟从沧海填,颇畏天河溢。
安得乘槎人,相依帝子膝。
机丝夜夜纶,愁绪朝朝失。
鉴赏
这首诗名为《释愁五章(其二)》,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诗中以秋风为引子,抒发了深沉的愁绪。
首句“秋三已足悲,如何反加一”开篇即点出愁绪的源头,秋天的悲凉已经足够让人感伤,为何还要增添一分愁苦?接着“历乱数回风,低徊惜往日”描绘了秋风的纷乱与低回,表达了对往日时光的留恋与不舍。
“寻幽竟夕吟,不见所俦匹”则进一步深化了愁绪的主题,诗人独自在幽静处吟咏,却找不到可以倾诉心事的伴侣,孤独与愁苦更加深重。接下来“拟从沧海填,颇畏天河溢”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想要填补内心的愁苦,但又担心愁绪如同天河般泛滥,无法自控。
最后,“安得乘槎人,相依帝子膝。机丝夜夜纶,愁绪朝朝失。”诗人渴望能找到一个能够理解自己愁绪的人,能够在帝子膝下相伴,共同面对愁绪。然而,现实却是夜夜编织机丝,愁绪却如影随形,无法摆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愁绪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解脱愁苦的深切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