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从循州来,却向饶州去
拍天海浪拂日峰,琼尺裁成锦机句。
学诗初学陈后山,霜皮脱尽山骨寒。
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三春弱柳三秋月,半溪清冰半峰雪。
只今六月无此物,君能唤渠来入笔。
恰则新莺百啭声,忽有寒蛩终夜鸣。
潇湘故人江汉客,为君一夜头尽白。
我欠天公诗债多,霜髭撚尽未偿它。
君怀玉盘金叵罗,合骑天驷超天河。
如何也铸一大错,自古诗人多命薄。
黄茅起烟如黄沙,瘴母照永曼陀花。
广东之游乐复乐,劝君不如早还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君:你。循州:地名。
饶州:地名。
拍天海浪:巨浪拍天。
琼尺:比喻珍贵的文思。
锦机句:如锦绣般的诗句。
陈后山:宋代诗人陈师道。
霜皮:比喻经历风霜。
山骨:指诗人的品格。
别具一只眼:独具慧眼。
最上关: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
三春弱柳:春天的柳树。
三秋月:秋天的月亮。
六月无此物:夏季无特定景象。
入笔:融入诗中。
新莺:新生的黄莺。
寒蛩:秋虫。
潇湘故人:老朋友。
江汉客:在外漂泊的人。
头尽白:形容心情极度激动。
霜髭:白胡须。
偿:偿还。
玉盘金叵罗:珍贵的器皿。
天驷:天马。
一大错:重大错误。
命薄:命运坎坷。
黄茅:贫瘠的土地。
瘴母:瘴气的源头。
曼陀花:热带植物。
还家:回家。
翻译
你从循州而来,又将前往饶州。拍打着天空的海浪轻抚着日峰,像用琼瑶裁剪的锦绣诗行。
你刚开始学诗时效仿陈师曾,如同剥净霜皮的山骨透出寒意。
最近你独具慧眼,追求的是超越唐代诗人的最高境界。
春天的弱柳与秋天的明月,半溪清水与半峰白雪,都是你的灵感源泉。
如今已是六月,这些美景不再,但你能将它们唤入笔端。
新莺婉转鸣叫,忽然寒蛩整夜长鸣,唤醒了旧时情怀。
潇湘故人,你如江汉游子,一夜之间白了头。
我欠下的诗债太多,即使霜白胡须也未能偿还。
你胸怀如玉盘金叵罗,该驾驭天马飞跃银河。
为何犯下大错?自古诗人的命运多舛。
黄茅之地升起黄沙般的烟雾,瘴气映照着曼陀罗花。
广东的乐趣虽多,但我还是劝你早日回家。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
"君从循州来,却向饶州去。拍天海浪拂日峰,琼尺裁成锦机句。" 这几句表达了送别的情感,循州、饶州都是古地名,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友人的行踪和自己心中的惆怅。
"学诗初学陈后山,霜皮脱尽山骨寒。近来别具一只眼, 要踏唐人最上关。" 这里提到了对诗歌艺术的追求,陈后山可能是指某位诗人的风格,而“霜皮脱尽山骨寒”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艺术上的磨练和挑战。接下来的几句则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古代诗人技艺的向往和追求。
"三春弱柳三秋月,半溪清冰半峰雪。只今六月无此物,君能唤渠来入笔。" 这几句描绘了四季的景象,但在六月,这些美好似乎都不复存在,诗人希望友人能够捕捉这些消逝的美丽,将其融入诗篇。
"恰则新莺百啭声,忽有寒蛩终夜鸣。潇湳故人江汉客,为君一夜头尽白。" 这里的景象转换为夏日的蝉鸣声和秋虫的叫响,诗中还透露出对友人的思念。
"我欠天公诗债多,霜髭撚尽未偿它。君怀玉盘金叵罗,合骑天驷超天河。如何也铸一大错,自古诗人多命薄。"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诗艺的自谦,以及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宿命论,对于诗人多短寿的感慨。
最后几句“黄茅起烟如黄沙,瘴母照永曼陀花。广东之游乐复乐,劝君不如早还家。” 则是对友人的告诫,希望他能享受旅途中的美好,但同时也提醒他不要忘记归家的路。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艺术和朋友的情感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