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公今循良,一同聊笑谑
出处:《题范乌程松桂亭》
宋 · 陈棣
谁云宰邑难,宰邑有真乐。
但知弦歌趣,永谢尘劳缚。
琴堂吏惊散,昼日垂朱箔。
烧香对棐几,文史资优学。
一洗朱墨昏,至味非糟粕。
范公今循良,一同聊笑谑。
回视卓鲁辈,政可束高阁。
苕溪古侯邦,繁庶类京洛。
壮哉万户邑,何异逢盘错。
公来省其俗,治剧操至约。
政成日有馀,空庭可罗雀。
西园久弃置,疏町走芒屩。
经营四顾间,得地平如削。
筑堂号松桂,轩槛敞寥廓。
虽无松桂阴,胸中自丘壑。
况逢贤使君,成有新诗落。
异时采歌谣,持用献木铎。
但知弦歌趣,永谢尘劳缚。
琴堂吏惊散,昼日垂朱箔。
烧香对棐几,文史资优学。
一洗朱墨昏,至味非糟粕。
范公今循良,一同聊笑谑。
回视卓鲁辈,政可束高阁。
苕溪古侯邦,繁庶类京洛。
壮哉万户邑,何异逢盘错。
公来省其俗,治剧操至约。
政成日有馀,空庭可罗雀。
西园久弃置,疏町走芒屩。
经营四顾间,得地平如削。
筑堂号松桂,轩槛敞寥廓。
虽无松桂阴,胸中自丘壑。
况逢贤使君,成有新诗落。
异时采歌谣,持用献木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宰邑:治理地方。真乐:真正的乐趣。
弦歌:弹琴唱歌。
尘劳:世俗的劳苦。
琴堂:有琴声的地方。
朱箔:红色帘幕。
棐几:木质书桌。
朱墨:墨迹。
糟粕:粗鄙之物。
循良:优秀的官员。
聊笑谑:轻松谈笑。
卓鲁辈:其他官员。
政可束高阁:政事可以搁置不理。
苕溪:地名。
侯邦:古代诸侯国。
盘错:生活复杂。
省其俗:考察民风。
治剧:处理繁重事务。
木铎:古代传令的木舌铜铃。
翻译
谁说治理地方很难,治理地方其实有真正的乐趣。只知道弹琴唱歌的乐趣,永远告别世俗的劳苦。
官员们因琴声而惊散,白天也放下帘幕遮阳。
在熏香中研读经史,丰富的学问滋养着我。
洗净铅华,真正的美味不在粗鄙之物。
范公如今是优秀的官员,我们一起轻松谈笑。
回头看那些卓鲁等人,他们的政事可以束之高阁。
苕溪古国,人口众多如同京洛繁华。
多么壮观的一座大城,与错综复杂的生活并无不同。
您来了考察民风,处理繁重事务却简约高效。
政绩显著,每日都有余暇,庭院里连麻雀都聚集。
西园长久荒废,你漫步在稀疏的田间小道。
在四周寻找,找到一块平整的土地。
建造的厅堂名为松桂,门窗开阔,视野宽广。
虽然没有松桂的阴凉,心中自有山水之景。
更何况有贤明的您,新诗不断涌现。
将来采集民歌,用以传播您的政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范乌程县令治理有方、简政爱民的赞赏。首句以反问强调治理地方并非难事,关键在于找到真正的乐趣,即远离尘世劳苦。接着写到县衙内琴声悠扬,官员们因公事清闲而惊讶,白天也放下政务,享受阅读和学习的时光,表明其政务井然有序。
诗人赞美范公如同古代循良之臣,轻松应对政务,与百姓同乐,甚至将前任官员的繁琐政事搁置一旁。乌程县繁荣似京洛,规模宏大,范公的到来使得风俗得以改善,政绩显著,以至于庭院空闲,连麻雀都少见。
在西园的废弃之地,范公精心规划,营造出松桂亭,环境开阔。虽然没有真实的松桂遮荫,但他的胸襟犹如山水般深邃。诗人期待未来能收集歌谣,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下范公的政绩,向世人传播他的美德。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绘范公的治理之道和个人风采,展现了宋代官员的理想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