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禄祠官久见容,每持金石荐宸衷
出处:《酬和甫祥源观醮罢见寄》
宋 · 王安石
窃禄祠官久见容,每持金石荐宸衷。
钧天忽忽清都梦,方丈寥寥弱水风。
知结胜缘人意外,想寻陈迹马蹄中。
新诗起我超然兴,更感钟山蕙帐空。
钧天忽忽清都梦,方丈寥寥弱水风。
知结胜缘人意外,想寻陈迹马蹄中。
新诗起我超然兴,更感钟山蕙帐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窃禄:窃取官职的俸禄。祠官:祭祀神灵的官员。
宸衷:皇帝的心意。
钧天:神话中的天宫。
清都:道教中的仙境。
方丈:古代神话中的仙山。
弱水:传说中遥远而神秘的水。
胜缘:非凡的缘分。
陈迹:过去的遗迹。
马蹄:马的蹄印,象征探索。
超然兴:超脱世俗的情感。
钟山:南京的名山,这里指代南京。
蕙帐:古代文人雅士的居所,这里可能指代宁静的环境。
翻译
长久以来,我以祠官的身份窃取俸禄,常常献上金石来表达对皇上的忠诚。在梦中,我仿佛置身于清都仙境,感受到方丈仙山的微风轻拂。
我知道这超越常人的缘分出乎意料,也许会在寻找历史遗迹的马蹄声中找到。
新诗激发了我超凡脱俗的情感,更让我感慨钟山幽静的蕙帐已空无一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甫祥源观的景象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以及超脱世俗的精神状态。
"窃禄祠官久见容"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同时也反映出他长时间观察并融入自然的生活态度。"每持金石荐宸衷"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
接下来的两句 "钧天忽忽清都梦,方丈寥寥弱水风" 则是对甫祥源观周围环境的生动描写,通过“钧天”、“方丈”等意象传达出一派超凡脱俗的意境。
"知结胜缘人意外,想寻陈迹马蹄中" 表示诗人对于自然间接触到的历史遗迹有所感悟,并且对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产生了探索的欲望。
最后两句 "新诗起我超然兴,更感钟山蕙帐空" 则揭示出诗人的创作灵感来自于这种自然与历史交织的情境之中,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心灵上所获得的一种超脱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