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多微碍树,又上欲当门
出处:《山斋秋夜四首》
清 · 宋湘
乍见山河影,西窗一抹痕。
渐多微碍树,又上欲当门。
孤客荒吟思,沈疴负酒樽。
掩关愁索卧,牢落梦中论。
渐多微碍树,又上欲当门。
孤客荒吟思,沈疴负酒樽。
掩关愁索卧,牢落梦中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处山斋,于秋夜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深沉的情感。首句“乍见山河影”,以“乍见”二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初见山河倒映在窗户上的瞬间感受,仿佛是自然界的美景突然闯入了静谧的室内,给诗人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和触动。
接着,“西窗一抹痕”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景象的具体形态,一抹山河的影子在西窗上留下了淡淡的痕迹,既简洁又富有画面感。这种景象不仅美,还蕴含了一种时间与空间的交错感,让人不禁联想到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永恒。
“渐多微碍树,又上欲当门”两句,通过描述山河之影逐渐增多,开始遮挡树木,甚至似乎要挡住门口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景象的动态变化,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不安或期待。这种微妙的心理活动,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得以细腻地展现出来。
“孤客荒吟思,沈疴负酒樽”则是对诗人个人情感的直接抒发。作为“孤客”,诗人内心充满了孤独和忧郁,而“荒吟思”则表达了他在这种孤独中试图通过吟诵来寻求心灵慰藉的努力。“沈疴”一词则点明了诗人的身体状况不佳,而“负酒樽”则可能意味着他试图借酒消愁,但最终却未能如愿,反而加深了内心的痛苦。
最后,“掩关愁索卧,牢落梦中论”两句,将诗人的行为和情感推向了高潮。在关闭房门后,诗人独自愁苦地躺在床上,思绪万千,甚至在梦中也难以摆脱这份愁绪。这一场景深刻地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疾病和生活困境时的无助与挣扎,以及他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其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