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头五十沧江叟,寄迹三家桑柘村
出处:《寓居姚家村》
宋 · 丘葵
平头五十沧江叟,寄迹三家桑柘村。
樽酒不知谁主客,柬书相伴过晨昏。
有时独步来沙际,尽日清谈倚树根。
一任傍人笑迂阔,此心欲与白鸥论。
樽酒不知谁主客,柬书相伴过晨昏。
有时独步来沙际,尽日清谈倚树根。
一任傍人笑迂阔,此心欲与白鸥论。
注释
平头:形容头发已秃。五十:年龄。
沧江:苍茫的江面。
叟:老人。
寄迹:寄居。
桑柘村:种有桑树和柘树的村庄。
樽酒:酒杯。
谁主客:不分主人还是客人。
柬书:书信。
过晨昏:度过日夜。
独步:独自步行。
沙际:江边沙滩。
清谈:清淡的谈话。
倚树根:靠着树根坐下。
迂阔:行为古怪,不合常规。
白鸥:水鸟,象征自由和纯洁。
论:交谈。
翻译
五十岁的光头老者,寄居在三家桑柘环绕的村庄。举杯对酌,不知是主人还是客人,书信陪伴度过日夜时光。
有时独自漫步到江边沙滩,整日坐在树下清谈。
任凭旁人嘲笑我迂阔,我的心只想与白鸥交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逾五旬的老者,生活在沧江之滨,他选择了隐居于三家桑柘村。诗中透露出他与世隔绝,不问世事,只是偶尔有樽酒相伴,有书信来往,与晨昏日夜为伍。他有时独自漫步于沙岸边,整个白天都在清谈中度过,倚靠着树根。这位老者对旁人的嘲笑和闲话持平常心,他的心志是自由不羁,想要与那飞翔的白鸥共同讨论生命的境界。
诗中的意境淡远,寓示出诗人超脱世俗、自在生活的情怀。语言简朴自然,却蕴含深厚的哲理和情感。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隐逸生活的一种写照,更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