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射虎三十六,骁勇无前谁不伏
出处:《观猎会图》
宋 · 朱翌
一日射雉六十三,命中要是人所难。
一日射虎三十六,骁勇无前谁不伏。
沙平草软雪泥乾,手拓弓弦腰两镞。
祥麟选马捷若龙,翻身已堕双飞鹄。
拜贺将军箭有神,摩旗拍鼓轰相逐。
锦褾大袖挂虚堂,勇夫视之心发狂。
不如缓带毡车上,举酒割鲜殊不忙。
一日射虎三十六,骁勇无前谁不伏。
沙平草软雪泥乾,手拓弓弦腰两镞。
祥麟选马捷若龙,翻身已堕双飞鹄。
拜贺将军箭有神,摩旗拍鼓轰相逐。
锦褾大袖挂虚堂,勇夫视之心发狂。
不如缓带毡车上,举酒割鲜殊不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雉:野鸡。命中:射中的目标。
骁勇:非常勇敢。
伏:臣服,佩服。
拓:拉开。
两镞:两边各装两支箭。
祥麟:吉祥的麒麟,比喻骏马。
鹄:天鹅。
拜贺:敬贺。
神:神奇,非凡。
摩旗:挥舞旗帜。
锦褾:华丽的衣袖。
虚堂:空荡的大厅。
缓带:宽松衣带,形容轻松自在。
毡车:毛毡制成的车。
鲜:新鲜的肉。
翻译
一天射下六十一只野鸡,这样的命中率实在难得。一天能射中三十六只老虎,如此英勇无人能敌。
沙地平坦草叶柔软,雪后泥地干燥,他拉开弓弦,两边各装两只箭。
挑选出的骏马如祥龙般敏捷,翻身之间已击落两只飞翔的天鹅。
向将军祝贺,他的箭术犹如神助,欢呼声、鼓掌声交织追逐。
华丽的旗帜和大袖在空荡的厅堂挂着,勇者看到此景心生狂热。
比起这些,不如悠闲地坐在毛毡车上,举杯饮酒,切肉进餐,从容不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壮观的皇家狩猎活动,展示了古代帝王们在春秋季节亲征田野、展示武力和统治能力的一种方式。从文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这种场面的激赏和赞美。
"一日射雉六十三,命中要是人所难。" 这两句表达了狩猎时的高超技艺,能够在一天之内射中63只野鸡,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
"一日射虎三十六,骁勇无前谁不伏。" 则进一步描绘了更加壮观的一幕,一日之间射杀36只猛虎,这种英勇无畏的场面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震撼。
"沙平草软雪泥乾,手拓弓弦腰两镞。" 描述的是狩猎时的地形和气候,以及武士们准备战斗的情景,展现了战前的紧张与静谧。
"祥麟选马捷若龙,翻身已堕双飞鹄。" 这里则写到了选择良马和骑术的精湛,马匹如同神龙般迅猛,而猎物已经被击中,呈现出动态之美。
"拜贺将军箭有神,摩旗拍鼓轰相逐。" 显示了对狩猎将领的尊崇,他的箭法无人能及,仿佛带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而战鼓的声响则是追击的信号。
"锦褾大袖挂虚堂,勇夫视之心发狂。" 描绘了狩猎者威武的形象,他们的衣袂如同飘扬在空中的锦带,让见到的人心潮澎湃。
"不如缓带毡车上,举酒割鲜殊不忙。" 最后两句则是对这种场面的一种超然态度,或许是在说即便是在狩猎的激烈中,也能够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雅致,享受着胜利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狩猎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英雄气概和武力展示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越日常生活、追求极致体验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