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长似岁欢宜尽,醉未如泥饮莫休
出处:《夜宴惜别》
唐 · 白居易
笙歌旖旎曲终头,转作离声满坐愁。
筝怨朱弦从此断,烛啼红泪为谁流。
夜长似岁欢宜尽,醉未如泥饮莫休。
何况鸡鸣即须别,门前风雨冷脩脩。
筝怨朱弦从此断,烛啼红泪为谁流。
夜长似岁欢宜尽,醉未如泥饮莫休。
何况鸡鸣即须别,门前风雨冷脩脩。
拼音版原文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宴会即将结束,离别在即的伤感气氛。"笙歌旖旎曲终头,转作离声满座愁",表现了音乐的结束和人们因为离别而产生的忧愁之情。"筝怨朱弦从此断"则是借古代乐器筝(一种弦乐器)的断弦来比喻友情的中断,或许是音乐因离别而不再续演,表达了一种割舍的情感。
"烛啼红泪为谁流"中的"烛啼"形容蜡烛的火光摇曳,常用来比喻人的眼泪,这里暗示着诗人对即将离别之人的哀伤与不舍。接着"夜长似岁欢宜尽,醉未如泥饮莫休"则写出了宴会中人们虽享受着当下的欢乐,但因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忧愁而感到夜晚仿佛变得格外漫长,因此主张要尽情享受当前的快乐,即使醉得像泥一样也不要停下。
最后"何况鸡鸣即须别,门前风雨冷脩脩"则是写出了时间紧迫,天亮后就要分别,而且门外的风雨更增添了一份凉意和孤独感,渲染了离别的情景。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音乐、蜡烛、酒等元素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离别哀愁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聚散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