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山一火铸钟成,百草头边总是声
出处:《殷员外为包山铸钟毕求偈》
宋 · 释怀深
包山一火铸钟成,百草头边总是声。
唤起劳生一睡眼,一时于此得惺惺。
唤起劳生一睡眼,一时于此得惺惺。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的释怀深所作,名为《殷员外为包山铸钟毕求偈》。诗中以铸钟之事为喻,探讨了生活与觉醒的主题。
“包山一火铸钟成”,开篇描绘了铸钟的过程,一炉火焰在包山之上,铸就了钟声。这里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铸造过程,也隐喻了心灵的锻造与觉醒。
“百草头边总是声”,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大自然,指出在百草丛生的地方,总有声音存在。这不仅是对自然界声音的描写,也是对生活中各种声音、信息和启示的象征,提醒人们要善于倾听内心的声音,以及周围世界的微妙信息。
“唤起劳生一睡眼”,诗人在此感叹于现代生活的忙碌与疲惫,比喻人们如同被劳役般的生活,往往使心灵陷入沉睡状态,失去了对生活本质的感知与思考。
“一时于此得惺惺”,最后,诗人表达了通过铸钟这一事件,唤醒了内心的清醒与警觉。这不仅仅是对外在事物的观察与理解,更是对内在心灵的觉醒与自我反思,强调了在繁忙与喧嚣中寻找到心灵平静与智慧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铸钟这一具体场景,巧妙地融入了对生活、自然、心灵等多个层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洞察与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