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见家山未到家,客愁依旧满天涯
出处:《舟次故里山下》
明末清初 · 何巩道
望见家山未到家,客愁依旧满天涯。
青尊倾尽诗难写,绿水流多鬓易华。
鹤避渔蓑过别浦,雨催秧鼓急平沙。
村烟不似秦人隐,谁种桃溪十里花。
青尊倾尽诗难写,绿水流多鬓易华。
鹤避渔蓑过别浦,雨催秧鼓急平沙。
村烟不似秦人隐,谁种桃溪十里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回乡途中所见所感,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首联“望见家山未到家,客愁依旧满天涯”,开篇即点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绪。虽然已经望见家乡的山峦,但真正的归家之路还未开始,心中那份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家的喜悦交织,化为难以言喻的客居之愁,弥漫在广袤无垠的天地间。
颔联“青尊倾尽诗难写,绿水流多鬓易华”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面对酒宴,诗人虽欲借酒浇愁,却发现自己无法用诗歌表达内心的感慨,这或许是因为愁绪太深,亦或是因为岁月流逝,两鬓已斑白。这里通过“诗难写”和“鬓易华”两个细节,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年华老去,壮志未酬的无奈与哀伤。
颈联“鹤避渔蓑过别浦,雨催秧鼓急平沙”则转向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鹤在渔夫的蓑衣旁悠闲地飞过,雨声中传来急促的秧鼓声,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诗人以鹤避渔蓑、雨催秧鼓的场景,巧妙地映射出自己内心的平静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尾联“村烟不似秦人隐,谁种桃溪十里花”将思绪拉回到现实,诗人感叹乡村的烟火气不同于古代的隐士生活,而那桃溪边的十里花可能是自然的馈赠,也可能是某人的匠心独运。这一句既是对乡村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