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一幅鹅溪绢,四尺不满三尺余
出处:《题赵承旨击鞠图》
清 · 程可则
至元一幅鹅溪绢,四尺不满三尺余。
翰林承旨颇好事,绘取击鞠为斯图。
不知王者是何代,紫棱白面苍虬须。
手提青丝绿玉策,据鞍顾盼神睢于。
左右布列数猛士,衔竿挟杖纷骑驴。
一球委地不得掇,四面击者群争趋。
驴蹄骄蹴势欲动,蹀躞腾遝精神殊。
我闻轩辕习武士,沙虫猿鹤皆前躯。
一击能令力牧怒,蚩尤涿鹿功煌如。
吁嗟王孙际龙战,绘此毋乃含欷歔。
方今海宇尽混一,虎皮盖藏金仆姑。
《云门》既奏泰阶平,纵有筑鞠非兵符。
此图不用示天下,只合简册供清娱,衔竿挟策胡为乎。
翰林承旨颇好事,绘取击鞠为斯图。
不知王者是何代,紫棱白面苍虬须。
手提青丝绿玉策,据鞍顾盼神睢于。
左右布列数猛士,衔竿挟杖纷骑驴。
一球委地不得掇,四面击者群争趋。
驴蹄骄蹴势欲动,蹀躞腾遝精神殊。
我闻轩辕习武士,沙虫猿鹤皆前躯。
一击能令力牧怒,蚩尤涿鹿功煌如。
吁嗟王孙际龙战,绘此毋乃含欷歔。
方今海宇尽混一,虎皮盖藏金仆姑。
《云门》既奏泰阶平,纵有筑鞠非兵符。
此图不用示天下,只合简册供清娱,衔竿挟策胡为乎。
鉴赏
这首明代末期的诗《题赵承旨击鞠图》描绘了一幅鹅溪绢上的画面,画面中展现出的是击鞠(古代的一种类似足球的游戏)的场景。诗人程可则赞赏画中人物形象生动,尤其是那紫棱白面、苍虬须的王者,手持青丝绿玉策,骑马顾盼间充满气势。周围环绕着众多勇士,有的持竿,有的骑驴,争抢掉落的球,场面热闹而紧张。
诗人将击鞠与古代传说中的黄帝(轩辕)联系起来,暗示击鞠虽源自娱乐,但也有其历史渊源和象征意义。他感叹在当今天下统一的时代,击鞠已不再是实战武器,而是象征太平盛世的娱乐活动。他认为这幅图应该收藏在简册中,供人欣赏,而不是展示给大众,以保留其清雅之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对击鞠图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与艺术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