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拜稽首,天子之明
出处:《皇武》
金 · 赵秉文
皇奋厥武,如雷如霆。
犷彼远夷,载震载惊。
帝命相臣,苏我疲民。
维时莘公,展也大成。
公自平阳,移镇于秦。
世皆谓公,有脚阳春。
公在在秦,百年无兵。
世皆谓公,斯民德星。
维此二方,不宁不令。
帅臣议征,发言盈庭。
公奏累上,如山不倾。
世皆谓公,汉之营平。
既宅三辅,复保五城。
以迄于今,夏人请盟。
维将尽能,维公竭诚。
公拜稽首,天子之明。
我公归矣,我民思矣。
诏公复起,周邦咸喜。
愿公百年,以佐天子。
罔俾樊侯,于周专美。
犷彼远夷,载震载惊。
帝命相臣,苏我疲民。
维时莘公,展也大成。
公自平阳,移镇于秦。
世皆谓公,有脚阳春。
公在在秦,百年无兵。
世皆谓公,斯民德星。
维此二方,不宁不令。
帅臣议征,发言盈庭。
公奏累上,如山不倾。
世皆谓公,汉之营平。
既宅三辅,复保五城。
以迄于今,夏人请盟。
维将尽能,维公竭诚。
公拜稽首,天子之明。
我公归矣,我民思矣。
诏公复起,周邦咸喜。
愿公百年,以佐天子。
罔俾樊侯,于周专美。
鉴赏
这首诗《皇武》是金代诗人赵秉文所作,通过诗中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皇武的赞美与敬仰。
诗中首先描绘了皇武的威武形象,如同雷霆一般震撼人心,显示出其强大的力量和影响力。接着,诗人赞扬了皇武对远方蛮夷的震慑作用,以及他对于疲困百姓的拯救,展现了皇武的仁德之心。诗人特别提到,当时的莘公在皇武的领导下,成功地实现了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进一步,诗人描绘了莘公在秦地的治理情况,称其为“有脚阳春”,意味着他的恩泽如同春天般温暖,遍及四方。在莘公的治理下,秦地百年无战乱,百姓生活安定,被视为德星般的存在。诗人还提到了莘公在平阳与秦地的双重贡献,以及他对于维护边疆安宁的卓越能力。
诗中还提到,当帅臣们讨论征伐之事时,莘公多次上奏,坚定地反对战争,表现出他对和平的追求和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诗人将莘公比作汉代的名将营平,赞誉其在治理与军事上的才能。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莘公归来的期待与民众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莘公再次出仕的热烈欢迎。诗人希望莘公能够长寿,继续辅佐天子治理国家,并且希望他能够超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成为周邦的典范。
整体而言,《皇武》一诗通过对莘公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其卓越的治国才能、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对和平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莘公的崇敬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