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海,濛濛遮朝暾
清 · 丘逢甲
群山走沧海,南戒开越门。
峨峨观察使,坐镇潮梅循。
驻节古揭阳,一官清而尊。
南辖极罗浮,坡仙屐齿存。
谁携洞天石,磊砢开西园。
园中何所有?花木环当轩。
自官传舍视,榛莽日翳昏。
文明变草昧,公复开其屯。
异石扶使立,奇花植令蕃。
春风与夏雨,草木初承恩。
岂惟逮草木,民庶咸欣欣。
阴阳气互伏,节候交寒温。
晓视花上露,已作秋霜痕。
登高望远海,濛濛遮朝暾。
青山何苍茫,一发连中原。
秋心正伊郁,安能寂无言?自持千古心,远与坡仙论。
峨峨观察使,坐镇潮梅循。
驻节古揭阳,一官清而尊。
南辖极罗浮,坡仙屐齿存。
谁携洞天石,磊砢开西园。
园中何所有?花木环当轩。
自官传舍视,榛莽日翳昏。
文明变草昧,公复开其屯。
异石扶使立,奇花植令蕃。
春风与夏雨,草木初承恩。
岂惟逮草木,民庶咸欣欣。
阴阳气互伏,节候交寒温。
晓视花上露,已作秋霜痕。
登高望远海,濛濛遮朝暾。
青山何苍茫,一发连中原。
秋心正伊郁,安能寂无言?自持千古心,远与坡仙论。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所作,描绘了一幅观察使在潮梅地区任职,致力于开发和整治西园的景象。首句“群山走沧海”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观,随后描述了观察使的威严和对揭阳古地的治理。诗人赞美了观察使的清廉和对文化的重视,提及罗浮山的遗迹和洞天石的引入,增添了神秘色彩。
西园之中,花木繁盛,原本荒芜之地因观察使的开垦而焕发生机。他不仅关注自然,也惠及百姓,使得地方气候适宜,草木得润。然而,时光流转,早晚温差中,秋霜已现,显示出季节的变迁。诗人登高远眺,看到中原与青山相连,心中感慨秋意浓厚。
最后,丘逢甲表达了自己对观察使高尚品格的敬仰,以及希望通过诗歌与坡仙(苏轼)的精神相契合,传达出对公正治理和文化传承的赞赏。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中国古代官员的理想形象和地方变迁的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