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不然尺一纸,何足厌贪掌全文

不然尺一纸,何足厌贪掌

明 · 沈周
东昆人来言,有盗发子帑。
意非摸金手,必是探禊党。
不然尺一纸,何足厌贪掌
思陵洒此翰,破术敕飞往。
当时君臣际,天地相俯仰。
知任观哲明,眷注加温奖。
功宠致忌杀,忠义果足仗。
君心在遗墨,一读自炳朗。
矫害證逆桧,淊天信欺罔。
此纸后不传,何以暴所枉。
锢子秘密藏,何为世标榜。
天意流无方,假盗理可想。
留吝恐违天,水火事或倘。
物岂久恋人,物亦有精爽。
使之一人传,所见目惟两。
盗去转相售,售售万目赏。
存未为子欣,失未为子惝。
慰子不平怀,诗与发浩荡。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诗《黄应龙失去思陵敕岳飞杀贼手诏》以叙事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感慨。诗中提到“东昆人来言,有盗发子帑”,揭示了一件涉及皇家财富的盗窃案。诗人认为盗贼并非单纯为了财物,可能是别有用心之人,如探春禊党的成员。

“思陵洒此翰,破术敕飞往”暗指这份重要的手诏,曾由宋室后裔思陵(可能指宋理宗陵寝)书写,岳飞接到命令去对付贼人。接下来,诗人通过“当时君臣际,天地相俯仰”描绘了那个时代的君臣关系,以及岳飞的明智和皇帝的信任。

然而,“功宠致忌杀,忠义果足仗”暗示了岳飞因功高权重而招致嫉妒,最终导致悲剧。诗人强调这份遗墨的重要性,认为它能揭示真相,揭露秦桧等人的奸佞。

“此纸后不传,何以暴所枉”表达出对手诏失传的遗憾,认为若能流传,可以昭示冤情。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手诏被隐藏,其意义仍在,自然法则揭示了正义终将得到伸张。

最后,诗人感慨“物岂久恋人,物亦有精爽”,暗示世间万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手诏被盗反而让更多人关注,成为揭露不公的媒介。诗以“慰子不平怀,诗与发浩荡”收尾,表达了对黄应龙的安慰,以及希望通过诗歌传达出深远的思考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