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真虽隐名难隐,万古高风凛凛寒
出处:《赓梅山壁间韵》
宋 · 邓梦杰
愧我身名堕褐冠,无因安得到仙坛。
子真虽隐名难隐,万古高风凛凛寒。
子真虽隐名难隐,万古高风凛凛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堕褐冠:指名声或地位下降,如同破旧的帽子(褐冠)。仙坛:指道教中的神仙居所,象征着理想和崇高的境界。
子真:可能是诗中的人物,以其隐士身份出现。
凛凛寒:形容高风亮节令人敬畏,如冬日寒风般刺骨。
翻译
我深感惭愧,自己的名声沦落到这般境地,无法轻易到达那神圣的仙人殿堂。尽管子真的名字隐藏起来,但他的高尚品格难以被埋没,他的精神永远像冬日寒风般令人敬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邓梦杰的作品,名为《赓梅山壁间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名字被误传和贬低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子真(即李白)的崇敬之情。
"愧我身名堕褐冠"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自己遭遇的悲哀。这里的“褐冠”指的是被诋毁或失去原有的荣耀,显示出诗人内心的不平和自责。
"无因安得到仙坛"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仙坛”象征着高洁、超脱尘世的精神状态。诗人感到自己无法轻易达到这样的境地,反映出他内心的渴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子真虽隐名难隐"中的“子真”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字。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李白才华横溢、即便隐居也无法掩盖其光辉的赞美之情。
"万古高风凛凛寒"则不仅是对李白超凡脱俗品格的颂扬,也是对其诗歌所承载的永恒精神力量的肯定。这里的“凛凛”形容的是那种冷峻、崇高而又难以企及的气势,体现了李白不朽的文学成就和他在历史上的地位。
总体来看,这首诗既有自我反省的情感流露,也充满了对伟大前辈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理想境界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