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引枝逐叶尽无根,神与形离不相伴全文

引枝逐叶尽无根,神与形离不相伴

出处:《酬邢先生叠前韵
宋 · 李复
道人海南游五管,野服褷缡鹤羽短。
飞符分药济炎州,阴功早约三千满。
细葺柔蔓作重茵,密缀圆荷为翠伞。
丹回七返已成珠,宝养三田如抱卵。
一身天畔若云浮,万事世间皆刃断。
行山书篆虎逃穴,临水呼风龙救旱。
弄琴得趣或忘弦,遇酒无辞任倾碗。
试持旧说叩真诠,深笑浮言多诡诞。
须知至道甚无烦,岂若俗书务集纂。
向走天下四十年,利口妄谈何可算。
引枝逐叶尽无根,神与形离不相伴
超然自得方自知,天下一新如澡浣。
生平闻风已默契,今者相从敢纵懒。
事来酬酢外须应,心不将迎意自散。
喜予双眼烂荧荧,知予灵台常坦坦。
宝身好事求虽多,诚言出口识还罕。
赤水遗珠若为求,五云瑶阙何时款。
凌空未便御风行,跨马先觉双镫暖。
轮扁运斤弃绳墨,庖丁解牛游綮窾。
太清吾祖遗真风,欲逐青牛愧驽缓。

拼音版原文

dàorénhǎinányóuguǎnshīduǎn

fēifēnyàoyánzhōuyīngōngzǎoyuēsānqiānmǎn

róumànzuòzhòngyīnzhuìyuánwèicuìsǎn

dānhuífǎnchéngzhūbǎoyǎngsāntiánbàoluǎn

shēntiānpànruòyúnwànshìshìjiānjiērènduàn

xíngshānshūzhuàntáoxuélínshuǐfēnglóngjiùhàn

nòngqínhuòwàngxiánjiǔrènqīngwǎn

shìchíjiùshuōazhēnquánshēnxiàoyánduōguǐdàn

zhīzhìdàoshènfánruòshūzuǎn

xiàngzǒutiānxiàshíniánkǒuwàngtánsuàn

yǐnzhīzhújìngēnshénxíngxiāngbàn

chāoránfāngzhītiānxiàxīnzǎohuàn

shēngpíngwénfēngjīnzhěxiāngcónggǎnzònglǎn

shìláichóuwàiyìngxīnjiāngyíngsàn

shuāngyǎnlànyíngyíngzhīlíngtáichángtǎntǎn

bǎoshēnhǎoshìqiúsuīduōchéngyánchūkǒushíháihǎn

chìshuǐzhūruòwèiqiúyúnyáoquēshíkuǎn

língkōngwèi便biànfēngxíngkuàxiānjuéshuāngdēngnuǎn

lúnbiǎnyùnjīnshéngpáodīngjiěniúyóuqìngkuǎn

tàiqīngzhēnfēngzhúqīngniúkuìhuǎn

注释

道人:道士。
五管:指五个岛屿。
褷缡:古代妇女的服饰。
鹤羽短:形容头饰简朴。
飞符:道教符咒。
济炎州:救助炎热地区。
阴功:暗中做的善事。
三田:道教术语,指人体内的三个区域。
抱卵:比喻呵护。
刃断:形容看透一切。
篆虎:篆书中的虎形图案。
龙救旱:祈雨神话中的龙。
凌空:飞翔在空中。
御风行:乘风而行。
轮扁运斤:典故,比喻技艺纯熟。
庖丁解牛:比喻熟练掌握事物规律。
青牛:道教传说中的神兽。

翻译

道士在海南漫游五岛,身着简朴衣裳,头戴鹤羽短冠。
他分发符咒和药材去救助炎热之地,功德早积满三千。
精心编织藤蔓作厚垫,密密排列圆荷似翠伞。
修炼丹药七转已成珍珠,珍视内丹如同呵护鸟卵。
他在天边自由如云,世间万事皆被看破。
行走山间书写篆文,呼唤风雨以解旱情。
弹琴时沉浸于乐趣,有时忘记弦的存在。
饮酒豪爽,不拘小节,直面杯中之物。
尝试验证古训的真谛,嘲笑世间虚伪言论。
真正的道理无需繁琐,世俗书籍却追求繁复。
我行走天下四十年,口舌之辩无法计数。
没有根基的事物难以长久,精神与肉体应相互伴随。
超脱自然才能真正理解,世界仿佛洗净重生。
一生所闻,早已心有默契,今日相见,不敢懈怠。
应对事务之外,还需保持心境平和,不迎合他人。
我眼明亮,心灵坦荡,虽求善多,但言语真诚稀有。
如何寻找赤水明珠,何时能拜访仙宫?
尚未学会御风飞行,骑马时已感双足温暖。
轮扁挥斧,不拘泥规矩,庖丁解牛,熟知牛体结构。
太清祖师留下的真传,追赶青牛,却感自己力不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复的作品,名为《酬邢先生叠前韵》。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修炼和悟道体验的诗歌。诗中充满了道教文化的元素,如“飞符分药济炎州”,反映了作者对道术的运用和信仰;“丹回七返已成珠”则是指内丹修炼的过程。

诗人通过自然景物如“细葺柔蔓作重茵,密缀圆荷为翠伞”来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同时,“弄琴得趣或忘弦”,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创造的享受和忘我的状态。

诗中还包含了对人生哲理的反思,如“向走天下四十年,利口妄谈何可算”暗示了诗人对于过往言行的反省和自我警醒。整首诗流露出一股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

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诗语言古朴,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宋代文学的特色。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灵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