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一真不昧人中佛,五戒俱全俗里僧全文

一真不昧人中佛,五戒俱全俗里僧

宋 · 真德秀
一真不昧人中佛,五戒俱全俗里僧
必待方袍与圆顶,维摩庞老又何曾。

拼音版原文

zhēnmèirénzhōngjièquánsēng

dàifāngpáoyuándǐngwéipánglǎoyòucéng

注释

真不昧:真正明白,不迷惑。
人中佛:人间的佛陀,指有极高道德修养的人。
五戒:佛教中的五项基本戒律,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俗里僧:世俗中的僧侣,指在社会生活中修行佛法的人。
方袍:僧侣穿的方形僧衣。
圆顶:佛教僧侣的头饰,如僧帽或僧冠。
维摩庞老:维摩诘,佛教中的菩萨,这里可能借代有智慧的高僧。

翻译

在人群中,他像一个真正的觉悟者,如同佛陀一般
他严格遵守五戒,行为如同世俗中的僧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真德秀所作的《净豁持钵求度为说偈言》中的片段。诗中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修行者的评价和对佛教徒身份的理解。"一真不昧人中佛"赞扬了那些内心纯净,明悟真理的人,即使在世俗中也能展现出佛性的光辉。"五戒俱全俗里僧"进一步强调了遵守佛教戒律的重要性,即使是在世俗社会中生活,也要保持出家人的清净戒律。

"必待方袍与圆顶"通常指的是僧侣的服饰,暗示只有形式上的僧侣装扮,并不足以定义一个人的修行境界。"维摩庞老又何曾"引用了佛教故事,维摩诘是智慧的象征,庞老可能是指某位修行高深的老僧,诗人以他为例,指出真正的佛法修为并不在于外在的仪容,而在于内心的修为和实践。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内在修行的重视,认为真正的佛教徒应是内在清净,而非仅仅依赖于外在的僧侣身份或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