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衣湿寒云,我袖飘天风
出处:《雨登茅山上宫遂宿道院二首》
明 · 湛若水
云塞前无路,徐行乃有通。
不知转忽间,脚踏最高峰。
我衣湿寒云,我袖飘天风。
三茅皆失色,万象归玄同。
玄同夫何如,吾以观无穷。
不知转忽间,脚踏最高峰。
我衣湿寒云,我袖飘天风。
三茅皆失色,万象归玄同。
玄同夫何如,吾以观无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中登茅山,历经艰辛后意外达到山顶的景象。"云塞前无路,徐行乃有通",展现出登山过程中的艰难与探索,暗示着只有耐心和坚持才能找到出路。"不知转忽间,脚踏最高峰",表达了突然之间到达顶峰的惊喜和成就感。
"我衣湿寒云,我袖飘天风",通过个人感受,描绘出山巅的高寒与壮丽,诗人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三茅皆失色,万象归玄同",运用夸张手法,形容茅山在风雨中的渺小,万物在此刻都显得平凡,而诗人则达到了一种超越物象的玄妙境界。
最后两句"玄同夫何如,吾以观无穷",诗人感慨于这种超越世俗的境遇,认为它能让人洞察生活的无穷可能,体现出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整体上,这首诗寓含哲理,富有意境,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险、追求精神高峰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