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更广穷愁志,悟取平生坐底穷
宋 · 贺铸
旧隐江城东复东,堂前杨柳付春风。
犹传白雪兴中曲,俄失黄粱梦后翁。
儋耳吉音无雁使,峨眉爽气属狙公。
不应更广穷愁志,悟取平生坐底穷。
犹传白雪兴中曲,俄失黄粱梦后翁。
儋耳吉音无雁使,峨眉爽气属狙公。
不应更广穷愁志,悟取平生坐底穷。
注释
旧隐:过去的隐居地。江城:江边的城市。
付:交给。
春风:春天的风。
白雪兴中曲:白雪歌的雅兴,可能指高雅的音乐。
俄失:不久后失去。
黄粱梦后翁:黄粱美梦中的老翁,比喻虚幻的梦境。
儋耳:古代地名,今海南省儋州市。
吉音:好消息。
雁使:鸿雁使者,古代常用来传递书信。
峨眉:四川峨眉山。
爽气:清爽的气息,也可能指高洁的气质。
属:属于。
狙公:猕猴公,古人常以猕猴比喻机智或隐士。
不应更广:不应该再扩大。
穷愁志:忧愁的心境。
悟取:领悟。
坐底穷:到底为何陷入困境。
翻译
过去的隐居之地在江城东边再往东,堂前的杨柳任春风拂过。还流传着白雪歌的雅兴,不久后失去的是黄粱美梦中的老翁。
儋耳的好消息没有鸿雁传递,峨眉山的清朗之气属于猕猴公。
不应该再扩大忧愁的心境,要领悟一生中到底为何陷入困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对好友潘豳老所作的十数首怀人诗的回应,其中第二首表达了对苏儋州的深深怀念。诗人以江城为背景,回忆旧时居所东边的景象,堂前的杨柳在春风中摇曳,似乎还在传递着昔日与苏儋州共赏白雪、吟唱中曲的欢乐时光。然而,那个曾经的“黄粱梦后翁”已经不在,令人感伤。
诗人感叹,由于距离遥远,音信难通,如同无雁使者传递吉音,而峨眉山的清风也似乎只能留给猕猴(狙公)享用。他意识到,自己不应再沉浸在无尽的忧愁中,应该从这些感慨中领悟到人生的无常,明白一生中的困苦并非全部由环境造成,而是内心的领悟和态度决定。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景物和人事的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