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轼并驱因雀噪,隼旟齐驻是鸿冥
出处:《酬邢杜二员外》
唐 · 许浑
雪带东风洗画屏,客星悬处聚文星。
未归嵩岭暮云碧,久别杜陵春草青。
熊轼并驱因雀噪,隼旟齐驻是鸿冥。
岂知京洛旧亲友,梦绕潺湲江上亭。
未归嵩岭暮云碧,久别杜陵春草青。
熊轼并驱因雀噪,隼旟齐驻是鸿冥。
岂知京洛旧亲友,梦绕潺湲江上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雪带:雪花随风飘动的样子。东风:春风。
画屏:如画的屏风,喻美景。
客星:比喻客居他乡的人。
文星:指文人、才子。
嵩岭:指嵩山,此处泛指高山。
暮云碧:傍晚时分天边的云彩变得碧蓝。
杜陵:地名,代指故乡。
春草青:春天草木转绿,暗示时间流逝。
熊轼:古代高级官员车辆上的装饰,代指高官的车驾。
并驱:一起驱车前行。
雀噪:鸟儿的叫声,这里可能指引起注意的事件。
隼旟:绘有鹰隼的旗帜,也是官车的标志。
鸿冥:大雁高飞,比喻远行或高远的志向。
京洛:京城洛阳,泛指京城。
旧亲友:昔日的朋友和亲人。
梦绕:在梦中萦绕、徘徊。
潺湲:水流缓慢的样子,这里形容江水。
翻译
雪花随东风洗涤着如画的屏风,客居他乡的星辰下汇聚着文人雅士。尚未归去时嵩山傍晚的云已碧蓝,离别杜陵已久春天的草已转青。
车马并驰是因为鸟儿的喧闹,鹰旗齐停是因为大雁高飞。
哪里知道京城洛阳的老朋友,梦中常绕着江边潺潺流水的凉亭。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名为《酬邢杜二员外》。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雪带东风洗画屏”,开篇即以雪和东风营造了一幅清冷的画面,“客星悬处聚文星”则描绘了夜空中客星与众多文学之星聚集的情景,诗人通过这种宇宙间的交流,表达了自己对知识、文化的向往。
“未归嵩岭暮云碧,久别杜陵春草青”,这里的“嵩岭”和“杜陵”都是地名,分别指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和长安(即今天的西安),诗人通过对这两个地方的描述,表达了自己未能归去以及久别家乡的愁绪。嵩岭暮云碧绿,杜陵春草青翠,都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熊轼并驱因雀噪,隼旟齐驻是鸿冥”,这两句中,“熊轼”、“隼旟”都是古代官职名称,而“因雀噪”则指因为鸟儿的叫声而引起的联想。诗人通过这些官职与自然之声的联系,表达了对远方同僚或朋友的怀念。
最后,“岂知京洛旧亲友,梦绕潺湲江上亭”,诗人提到“京洛”即指长安和洛阳,这两座城市在唐代都是政治、文化中心。诗中表达了对旧日亲朋好友的思念,以及夜晚梦境中总是徘徊于那些繁华落尽的江畔亭台,透露出一种无限的怀乡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