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草年年事,却作游人歌舞场
出处:《菖蒲观觉真寺》
宋 · 方信孺
千载仙居已渺茫,道山佛屋自相望。
春花秋草年年事,却作游人歌舞场。
春花秋草年年事,却作游人歌舞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千载:千年历史。仙居:仙人居住的地方。
渺茫:模糊难寻。
道山:道教的山或道观。
佛屋:佛教的寺庙。
自相望:相互独立,遥遥相对。
春花秋草:春天的花朵,秋天的草木。
年年事:每年的景色。
游人:游客。
歌舞场:成为人们游玩和欢歌笑舞的地方。
翻译
千年的仙人居住之地已经模糊不清道观和佛寺各自独立,遥相对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千载仙居已渺茫"表达了对远古仙宅的向往,但这种仙宅已经变得遥不可及,充满了神秘感。"道山佛屋自相望"则描绘了一种宁静和谐的宗教氛围,其中道士与僧侣各守一方,互相对望,体现出一种精神世界的平行。
"春花秋草年年事"这一句通过季节的更迭,表达了时间流逝和自然界的变换。这些自然景象在诗人眼中并非单纯的景色,而是"却作游人歌舞场",成为了游子们放歌与舞蹈的场所。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同时,这种将自然与人类活动相结合的艺术处理,也体现出宋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的细腻把握和深厚的情感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