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照灭不灭,水光空复空
出处:《钤冈早行》
宋 · 邓南秀
渔照灭不灭,水光空复空。
疏钟五更月,残梦万松风。
沆瀣虚无外,凄清顷刻中。
火轮欲飞动,滟滟紫霄东。
疏钟五更月,残梦万松风。
沆瀣虚无外,凄清顷刻中。
火轮欲飞动,滟滟紫霄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渔照:夜晚捕鱼时的灯火。空复空:形容水面光芒空荡荡的样子。
疏钟五更月:五更时分,远处传来的稀疏钟声伴随着月光。
万松风:形容风吹过众多松树的声音。
沆瀣:道教指天地间的自然之气。
凄清:形容环境冷清、寂静。
火轮:比喻明亮的月亮。
紫霄:古代神话中的天宫,此处指东方天空。
翻译
夜晚捕鱼的灯火是否还在闪烁?水面的光芒只是空荡荡的。稀疏的钟声在五更的月色中回荡,梦境中的万松风声残留耳边。
浩渺的天地间只有虚无的沆瀣,凄冷与清寂在瞬间弥漫。
仿佛能看到火轮想要飞翔,熠熠生辉地向东边的紫霄而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出发时的景象,渲染了自然界的宁静与诗人的孤独感。"渔照灭不灭,水光空复空"中,“渔”字指早晨的微光,而“灭不灭”则表达了这种光线既要消逝又似乎永存的朦胧状态,与之相呼应的是“水光空复空”,这是对自然界静谧情境的一种描写,水面上的光影反射出一种虚幻无常的美。
"疏钟五更月,残梦万松风"则是诗人对夜晚残留的回忆与清晨即将到来的预感。"疏钟"指的是稀疏的钟声,而“五更”通常表示夜间的最后时分,即接近黎明前的时间,此处暗示着夜深人静,仅剩下一些孤独的钟声和月光。"残梦万松风"则是对未醒之梦以及自然界中松林飘动的风声的描绘。
"沆瀣虚无外,凄清顷刻中"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孤独。"沆瀣"是指河流的曲折部分,而“虚无”则是形容自然界的空旷与无边际,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内心世界。"凄清顷刻中"则直接表达了时间在流逝,空间在扩张,而诗人却感到一种冷清孤独。
最后两句“火轮欲飞动,滟滟紫霄东”是对即将到来的新一天的描绘。"火轮"通常指的是太阳,而“欲飞动”则表达了它即将升起的动态感。"滟滟"形容水流声响,与“紫霄东”相连,共同构成了一幅朝霞初照之景。
整首诗通过对早晨自然界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意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