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有武人能办此,即无逸事亦千秋
出处:《段太尉秀实》
清 · 张晋
殿前戎服对源休,一击惊看面血流。
岂有武人能办此,即无逸事亦千秋。
追兵倒用司农印,植槊高悬悍卒头。
梁上大绫三百疋,尘封依旧未曾收。
岂有武人能办此,即无逸事亦千秋。
追兵倒用司农印,植槊高悬悍卒头。
梁上大绫三百疋,尘封依旧未曾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段太尉秀实的武将形象,通过殿前对决的场景展现了其英勇无畏的一面。首句"殿前戎服对源休",描绘了他身着战甲,面对劲敌源休的紧张对峙。"一击惊看面血流",生动刻画了战斗的激烈和段太尉的勇猛,源休受伤的细节强化了他的英雄气概。
诗人接着感慨"岂有武人能办此,即无逸事亦千秋",赞叹这样的壮举即使在和平时期也是难得一见的英勇事迹,足以流传千古。"追兵倒用司农印",暗示段太尉在危急时刻,甚至动用了官印来指挥作战,显示出他的决断力和智谋。"植槊高悬悍卒头",进一步描绘了他胜利后的威慑力,敌人头颅被悬挂,象征着他的胜利和威慑力。
最后两句"梁上大绫三百疋,尘封依旧未曾收",则以财物的留存侧面反映了段太尉的节俭和对战利品的淡然态度,即使有丰厚的战利品,他也并未沉溺于物质,而是保持着高尚的品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段太尉英勇事迹的描绘,赞扬了他的武勇、智谋和高尚品质,展现了清代诗人张晋对中国古代英雄的敬仰和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