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去何节,光风正悠悠
出处:《答任殿中宗记室王中书别诗》
南北朝 · 萧衍
问我去何节,光风正悠悠。
兰华时未晏,举袂徒离忧。
缓客承别酒,鸣琴和好仇。
清宵一已曙,藐尔泛长洲。
眷言无歇绪,深情附还流。
兰华时未晏,举袂徒离忧。
缓客承别酒,鸣琴和好仇。
清宵一已曙,藐尔泛长洲。
眷言无歇绪,深情附还流。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惆怅情怀和深厚友情。开篇"问我去何节,光风正悠悠",通过问句点出了行走的时间和环境,"光风"形容春日温和的微风,而"悠悠"则是对这份别离时刻感慨的情绪。
接着"兰华时未晏,举袂徒离忧",诗人以兰花比喻友情,如同兰花盛开而不及暮年,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即将到来的别离的忧虑。"举袂"则是形容诗人在朋友面前的依依不舍之情。
以下两句"缓客承别酒,鸣琴和好仇",展现了朋友间的情谊深厚,在临别时共同饮酒,弹奏琴瑟,表达彼此间的深情厚谊。"缓客"形容朋友留连不忍离去,而"鸣琴和好仇"则是通过音乐来抒发对友情的珍重。
再往下"清宵一已曙,藐尔泛长洲",诗人在清晨时分,对着即将到来的日出,感慨万千。"藐尔"形容微风轻拂,而"泛长洲"则是对未来旅途的遥想。
最后两句"眷言无歇绪,深情附还流",诗人通过不断的叮咛和深沉的情感来表达对朋友的不舍。"眷言"指的是对朋友频繁的嘱咐,而"深情附还流"则是将这份深情随着流水漂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离别时的心境。